为进一步做好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监管,区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找准监管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率先在全市推出场(厂)内机动车辆“牌证联发”, 首套新式车牌已于4月28日成功签发,截至目前,共免费发放新式场(厂)内机动车辆车牌45套。
一、以改革提效率,夯实落地基础。一是及早谋划,做好人力物力保障。区局借机构改革的契机,紧抓特种设备登记许可业务培训,于去年年底组织基层所人员分批到业务股室跟班学习,强化基层特种设备监管力量。二是下放许可,实现属地办理。从今年1月起,将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许可下放至各镇市场监管所,办证窗口由1个增至11个,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显著缩短了办理时限,也为“牌证联发”落地乡镇夯实基础。
二、以联动减负担,助力企业复产。一是联动优化服务,实现“牌证联发”。自去年年底开始,积极主动与江门特种设备检测院沟通,多次协调车牌办理流程与样式等事项,成功推动新会区内的场(厂)内机动车辆车牌由市特检院发放,改为区局自主发放。企业在网上成功办理使用登记后,无需另行申办车牌,即可同步现场领取车牌与登记证,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免费发放车牌,着力稳企扶企。新会区内的车牌印制费用全部由区市场监管部门负担,向相关企业免费发放,以实在的举措帮扶企业纾困减负。目前我局已统一印制了首批场(厂)内机动车辆车牌500套,预计可为企业减费25000元。
三、以衔接解难题,提升监管效能。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扣紧监管链条。以前,发放车牌由使用单位向市特检院申请检验,然后由特检院发放检验报告和车牌,这使部分使用单位误以为已经办齐手续而不及时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针对部分企业误把验车上牌等同办理使用登记的问题,将安全监管前移至车辆检验环节,通过“牌证联发”,实现车牌申领与登记许可的有效衔接,有效解决过去企业在场(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取牌后不及时办理使用登记证的“盲点痛点难点”。二是创新车牌管理,提高监管能力。经与市检测院协商,对联发车牌按地区单独编码,将新会地区的联发车牌统一代码为“场内粤JX”,一方面有效避免车牌重复编码,另一方面便于摸清设备底数。同时,在办理登记许可时,车牌信息同步录入广东省特种设备电子监察系统平台,方便企业日后办理车辆变更、注销等手续,确保“牌随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