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自食品安全包保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包保责任”落实的各项决策部署,从顶层设计发力、分级分类督导、规范化落实等工作举措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包保责任”落实到位。
干部认领,实行分级分类督导。B、C、D分级分类领导干部包挂,精准分级,实现全覆盖包保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营规模,为全面落实包保督导责任打好了基础。
分类施策,实行规范化落实。坚持分类指导,全力抓好包保信息公示,分类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B级包保主体采用信息公示牌公示包保信息,督促主体落实了包保责任的要求。
培训指导,持续强化业务能力。先后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社区包保干部集中培训,确保“包保责任”落实统一规范。累计对食药安办人员培训31次,其中县级开展10次,镇街开展21次,对包保干部累计开展培训4次,其中进会城街道开展1次,进社区开展培训1次,以线上模式开展培训考核1次,现场集中培训1次。
跟踪督促,确保常态化落实。将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工作纳入全区食品安全考核内容,对包保干部季度督导检查完成率、承诺书上传率、整改完成率开展专项督导,进一步督促属地乡镇、街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对工作落实走样、打折扣的,及时予以纠正,对工作落实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确保上有部署、下有落实,上下联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