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区市场监管局打出监管“组合拳”拧紧电动自行车“安全阀”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8-07

  为进一步筑牢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打出监管“组合拳”拧紧电动自行车“安全阀”,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一、靶向监管有力度,着力在消除隐患上下功夫。一是加强生产环节监管。督促生产单位做好不合格产品召回工作,对1批次100台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并及时在“国家缺陷消费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交召回总结。二是加强销售环节监管。结合“3·15”曝光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环节专项检查,邀请质检所专家对销售门店产品进行抽检。加强维修环节监管。重点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电动自行车维修行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违规回收、二次组装加工蓄电池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充电价格检查。对全区106个充电点位进行检查,发现2家未落实价费分离,已责令改正。五是加强即时配送监管。督促第三方餐饮外卖服务平台开展自查自纠,并开展“飙车炸街”、“非法改装”专项网络监测。

  二、铁腕执法有强度,着力在质量管控上下功夫。结合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聚焦电动自行车重点产品集中销售区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未建立进货验收制度、销售台账制度的行为,是否无照销售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产品,是否销售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未获得3C认证以及不符合3C认证一致性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是否拆除限速器、外设锂离子电池托架、擅自更改电池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电动自行车质量违法案件4宗,查扣电动自行车3台。

  三、智慧追溯有深度,着力在数字监管上下功夫。一是实现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用全覆盖联合属地镇街,采用“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等方式,上门督促指导经营主体应用电追溯系统录入产品进货、销售信息,确保整车、蓄电池、充电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二是着力推行“重点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公示栏”,将落实主体责任相关信息整合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已完成106家。三是日常监督检查中广泛应用粤品通小程序,提升产品质量监管的数字化和可溯性。

  四、多元化宣传有温度,着力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一是组织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参加线上、线下宣贯培训2次,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等要求。二是对电梯维保单位推广加装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智能识别与管控装置,鼓励电梯使用单位加装监控装置,目前已完成210台。三是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派发《关于规范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宣传材料106份,督促经营单位规范经营。

a01.jpg

a02.jpg

a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