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本称河鲀鱼),其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门牙上下各两枚,被捕获后能吸入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河鲀一年四季均可导致中毒,因每年2-5月为河鲀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肝脏在春季产卵期毒性也最强。所以春季河鲀最肥美的时候,正是河鲀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河鲀身上有一种河鲀毒素,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才可破坏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mg就足以致人死亡。这是一种神经毒素,如果你“冒死”吃河鲀,又不幸“中招”,起初你可能会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伴有四肢无力、发冷、眩晕、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接着你的瞳孔及角膜反射会消失,四肢肌肉麻痹,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等。
建议广大市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切莫以身试毒;外出就餐时谨慎选择鱼类等水产品,防止河豚鱼中毒事件的发生。就餐后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注意保留证据,并拨打12315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