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预防野生动植物中毒风险警示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3-28

  近期,广东将进入温暖潮湿多雨的季节,野生蘑菇等生长旺盛。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你: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野生植物、河豚,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野生蘑菇:野外环境中,无毒蘑菇常与有毒蘑菇混生,极易被毒蘑菇菌丝沾染,或因附生在毒植物上而带有毒性。即便属于无毒品种的野生蘑菇,也可能因这些原因导致人类误食后中毒。因此,广大市民切勿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可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民间流传的 “经验” 并不可靠,无法完全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同样要保持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切勿轻易购买食用。

蘑菇.png

  断肠草不属于任何一种植物的正式名称,而是各地民间用来称呼某些植物的俗名,其中最“声名显赫”的是钩吻,又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钩吻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且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对素来有采用中药材泡酒或煲汤饮用习惯的广东群众来说,可能因误挖钩吻根系或混入钩吻根系的树根,用于浸泡药酒或煲汤饮用而引起中毒,类似中毒案例时有发生。

断肠草.png

  河豚鱼学名河鲀,因该鱼体内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河豚鱼虽然含有剧毒,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喜欢自行捕捞、自行加工食用或委托餐饮服务单位加工食用,因此每年都会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为防控河豚鱼中毒事故,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原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加工经营。根据有关文件,养殖河豚鱼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加工并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加工企业的河鲀应当来源于农业部门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河豚鱼加工产品应当包装,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河豚鱼加工产品应使用统一式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因此,市面上能买到的合法养殖可供食用的河豚鱼都不是活鱼,而是宰杀后的鱼皮或鱼肉制品,且所有上市流通的河豚鱼外包装上均有可追溯的二维码。

  餐饮服务单位、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应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不得采购无合法来源的食材,严禁加工制作野生蘑菇、野生植物、河豚,等产品,严防严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

  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或中毒症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及时拨打12345反馈。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