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现将我局全面依法治区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改革后我局执法队伍情况
2019年2月我局挂牌成立。机构改革后我局设有20个股室、14个基层所,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主要是执法大队和14个基层所、承担行政许可职能的主要是登记注册股、食品生产股、食品市场股、食品餐饮股、药械股、特种设备股、计量股。法制审核队伍共22人,其中法规股3人、执法大队及基层所法制员19人,共有5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推进宪法宣传贯彻。
通过中心组专题学习,领导班子带头学习,邀请区府领导和宣讲团成员同志来我局宣讲等形式,在全局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组织参加各类学习教育活动25场次。根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广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法治江门建设 2017-2020 年规划》的要求,我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向区政府进行了述职汇报。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1.市场主体准入改革成效显著。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累计发出“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3.82万张、无限极经销商集群登记16.77万户;推行企业名称申报改革,将设立登记时限压缩至2小时;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模式,累计办理全程电子化业务2910宗;网办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共 530宗,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1956台(套);受理“申请人承诺制”食品经营许可申请1797宗。推行企业登记容缺受理,申请人作出补齐所需材料书面承诺后,登记机关便可先行受理、核发营业执照;实施“商事登记、银行预约开户、印章刻制和申领发票”开办企业环节“一窗通”服务,实现开办(一般经营性)企业1天办结;推行商事登记银政直通车服务,全区45个银行网点可委托办理商事登记业务;实行“一照多址”“集群注册”“一址多照”等改革措施。
2.加强行政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常态化,共编制抽查计划160个,完成95个,检查市场主体1376户次;制定跨部门联合抽查计划19个,已开展14次跨部门联合抽查。按照“每年每千人5批次”制定普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各603批次的抽检方案,已完成1886批次,完成率94%,监督完成药品抽检90批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检查单位373家次,发出监察指令书21份,培训企业相关作业人员1267人次,开展大型应急演练3场,全区没有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3.市场信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抓好2018年度年报公示,目前全区企业年报率为69.42%,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74.78%,个体户年报率为90.09%。推进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和公开工作,全区产生涉企信息的职能部门共31个,推送归集涉企信息2.5万条。落实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全区共8户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改正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33户、个体工商户185户。加大信用奖惩力度,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2018年度信用评定,266家药品零售企业为守信企业,19家药品零售企业为警示企业,7家药品零售企业为失信企业。全区共有190户企业审核通过公示为2018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其中34家企业连续公示10年以上。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1.加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制定并发布我局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和《案件审核和审理暂行办法》,实行案件“两级核审、分级审议”和案审委集体审理等制度,凡重大执法决定,必需经过案审委集体审理,才能作出决定。此外,我局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增强依法行政工作的专业保障。
2.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今年来,共收到复议案件10宗,同比去年的22宗大幅减少。共收到行政诉讼案件8宗(含3宗二审案件),同比去年增加了6宗,其中有1宗为职业举报人提起的诉讼,有1宗涉外诉讼案件,均已进入二审。
3.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全面提升办案质量。一是发布《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办案程序规定(试行)》,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从职责分工、案源、管辖、立案、调查取证、审核与结案、归档、行政强制、罚没物品处理等环节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规范。二是加强执法资格证管理。全面梳理执法人员信息,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等文件开展行政执法证重新申领和换发工作。目前共有公务员273人,其中持行政执法证公务员243人,另有22人通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暂未领证。司法局核准我局执法证数是225个,目前正向司法局申请协助解决我局执法证数不足的问题。
今年来,共查办各类案件223宗,案值220万元。另外,在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上,已立案482户,注销41户,吊销企业66户。
(四)自觉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
1.我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询问、质询、意见和建议,今年来,我局共答复8份人大建议和15份政协提案。
2.深化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方面,事前、事后行政执法信息除了在局官网公示之外,还同时在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双公示”系统上公示。依申请公开方面,共处理10宗政府信息公开,全部答复均经合法性审查。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及承接上级赋权事项,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公示职权事项并定期更新。
(五)大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今年初机构改革后,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活动,举办6期业务培训班,培训干部职工500多人次。全局255名干部注册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参与度达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机构职能和队伍庞大,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思维习惯,思想、队伍、业务有待进一步实现化学融合,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仍未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监管改革新形势,业务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营商便利化改革措施落地落实还不够到位,全程电子化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大,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涉及的部门间信息数据壁垒仍然存在,营商便利度与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中心工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推行精细化的绩效管理,务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围绕当前改革重点、业务难点、新兴领域等,按照人岗相适应、分层分类的培训原则,通过集中学习、网络自学、知识竞赛、专题调研、外出取经等培训方式,加强全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
(三)汲取先进经验,创新监管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面对新型的业务形式,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完善证据固定、权责确定等操作技巧和法律法规等,提高新型事物的监管效率。
(四)加大监督力度,提升执法效能。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定期开展案卷评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内部监督,防范执法风险;落实“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及时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自觉接受部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