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行政执法公示专栏 > 行政执法事后公开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12-13

  2023年,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在2022年考核中,食品安全工作排名全市第2,药品安全考核获评A级,企业年报公示工作排名全市第1, 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26次,支部集中学习66次,专题宣讲4次,专题学习8期。二是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组书记坚持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多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专题部署研究法治广东考评迎检、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督察、行政执法不规范专项整治等法治建设工作,推动法治工作与市场监管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三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质量强国纲要》、《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医疗器械监管、地理标志行政执法和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办案程序、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管理等法治专题培训11期。组织全局公职人员参加全市线上学法考试,完成率和优秀率均达100%。

  (二)依法筑牢市场安全底线一是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与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紧密结合,前三季度包保和督查工作完成率100%。完成春秋季校园食堂全覆盖检查,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确保5万多人次的饮食安全。完成食用农产品监督快检64535批次,食品监督抽检2993批次。二是深化“两品一械”安全监管。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引入网络交易监测服务,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共检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561家次,抽检药品74批次,医疗器械24批次,化妆品25批次。三是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开展“三防”期间、重大节假日和超期未检等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单位1171家次、设备2882台次,排查隐患518项,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87份,落实隐患整改508项。四是深化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积极应用“粤品通”小程序开展检查,共检查相关单位641家次。开展电动自行车和燃气具等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开展集体约谈和个别重点约谈,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新增认证115家。

  (三)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实行新设市场主体“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全城通办”,推行新办企业一天办结改革和免费刻章服务,设置“湾区通服务专区”专人对接服务重点企业,实现准入“零成本”、办事“零跑腿”、服务“零距离。截至10月底,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近3.7万户,实有市场主体超36.6万户。办理“个转企”170户。引进大健康产业亿元招商项目7个,项目投资额27.47亿元。二是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办理不正当竞争案件9宗。三是优化放心消费环境。受理投诉举报7565宗,调解成功155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313.58万元。开展农贸市场“1+N”提质行动,推动濠桥市场特色农贸市场创建工作,开展特色农产品促销活动3期,开展农贸市场义剪、义诊等各类便民活动14场次,对全区57农贸市场,约3100家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开展“生鲜灯”监督检查。四是加强信用监管。全区共制定并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107个,检查市场主体1359户。落实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2721户,信用修复8624户。五是加快质量强区建设。指导企业申报质量奖资助资金270万元,指导300余家规上企业任命首席质量官,李锦记入选全国2023年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度江门市企业质量提升中心。建成红木家具、造纸和陈皮行业三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六是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推动92家企业290个项目实现质押融资超25亿元,177家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扶持资金585.82万元,新增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9个,累计核准使用“新会陈皮”“新会柑”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467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67个,全区新增注册商标2157件,专利授权1791件,目前,全区有效注册商标超2.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46件。

  (四)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证管理,做好执法证的新领、注销和更换,新办理换证2人。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在行政执法两平台录入行政处罚案件361宗,行政检查案件1762宗。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集体讨论重大复杂案件8次。二是强化执法办案,加强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截至10月底,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722宗,罚没金额308.13万元。依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343宗符合条件的案件给予减轻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或免予处罚。三是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办理行政复议22宗,行政诉讼5宗,以调解方式结案1宗,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今年已开庭的2宗诉讼,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四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执业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为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今年,作为全区首批法律顾问工作实地观察对象获市观察团好评。

  (五)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加强自我监督,结合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整治,做好案件评查、案后回访等工作。二是落实民主监督。按时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3份,省、市、区政协提案20份。三是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加强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参加区检察院磋商会议6次,向公安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宗。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并向区司法局送审《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保护办法》《新会区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2023年版)》等规范性文件2份。五是主动落实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32条,工作动态信息127条,其它类信息305条。

  加大社会普法宣传力度。一是强化普法责任落实。印发《2023年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面向社会精准普法。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国家安全日、5.20世界计量日、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12.4宪法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保健食品网购有奖问答,举办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组织全区57家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多种形式提升群众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知晓度。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一)法治培训有待加强。市场监管领域业务范围广,涉及法律法规较多且修订较快,执法人员工作繁多,对于新修订和日常监管较少使用的法律法规,未能系统化深入学习研究。

  (二)执法效能有待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横跨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监管等多个方面,投诉举报及行政执法事项量大面广线长,执法人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专业人员缺乏,距离新形势下矛盾化解、监管执法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普法创新力度不足。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政策众多,普法宣传多使用现场活动和传统媒体等渠道,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形式缺乏创新,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着力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结合新修订法律法规和创城、食品、药品、双打考核等专业化工作要求,加强对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二)着力筑牢市场安全底线。全面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市场监管领域“四大安全”监管,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守住重点领域安全底线。

  (三)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大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减轻处罚实施力度,纵深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