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公共法律服务,致力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三级实体平台建设同步提升。针对原有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存在的不足,克服困难、因地制宜、整体推动,达到三级实体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一是升级改造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区司法局办公楼一、二、三层进行升级改造,整合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场地面积扩展三倍,扩展面积达450平方米。二是提升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水平。按照示范性标准对全区12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建设,并对三江镇、大鳌镇、古井镇等5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升级扩展,场地扩展面积达630平方米。三是打造区级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将大鳌镇东升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打造成为我区示范标杆,引领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并完成22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更新标志牌、制度公示栏等规范性建设工作。
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同步整合。以满足我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多项业务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整合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资源。中心升级改造后,整合公证、法律援助、律师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行政复议、社区矫正七大司法行政服务资源,为我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9500多件。二是整合基层法律顾问资源。科学排班、合理安排村(社区)法律顾问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值班服务,深受基层群众欢迎。至今值班律师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472人次,参与调解纠纷11宗,免费为群众代理诉讼8宗。三是延伸扩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在区工业园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立工业园区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和服务专线,至今共办理园区公证事项20多宗,提供公证服务咨询60多人;联合区人民法院、新会公安分局、保险机构成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联调中心,成功调解案件325宗;在大泽镇成立全区首个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4宗。
公共法律服务氛围同步突显。营造浓厚的公共法律服务氛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夯实法治宣传阵地。建成法治文化广场12个,创建民主法治村22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二是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举办民法典法治讲座进机关、进军营、进村居、进校园、进厂企活动170多场。组织律师进村入户宣传,派发普法宣传资料11000多份、宣传小卡片25000多张、宣传小物品6500多件,宣传对象达40000多名。三是建立法律服务长效机制。编制《新会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目录》,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清单化,大幅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见度和便捷性。出台《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为我区企业走出去搭建涉外法律服务信息平台。施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空中公共法律服务落实稳企安民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依法防疫和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今年至今,组织律师免费为企业法治体检7宗,走访解答企业200多家,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16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