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司法局 > 工作动态
新会区司法局:以接地气的举措、群众认可的方式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08-19

近年来,新会区司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充分整合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力量,在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主动作为,以最接地气的举措,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打通社会治理“末梢神经”,让人民群众在便民利民中体会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在“大榕树下”开设法治讲堂

组织全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榕树头为依托,采取接地气、听得懂、悟得透的宣传方式,将一条条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精彩案例,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如睦洲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在该镇南安村公园榕树下,围绕“保健品”“黄昏恋”“缴纳养老金”等骗局,以案说法,并通过有奖问答、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助老年人识别诈骗套路,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司前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在该镇华侨中学的榕树下,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常见毒品的种类,充分阐明了相关法律知识。新颖的宣讲形式,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沙堆镇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在该镇独联村的大榕树下,以民法典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子女教育、婚姻生活、物权保护等法律知识生动展现在群众面前。

在“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是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新会区建立了以镇(街)人民调解中心为主体,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撑,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个人调解工作室为两翼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时代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通过积极化解民间婚姻家庭、邻里物权、债务、宅基地等矛盾纠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到民间纠纷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744件,调解成功743件,调解成功率达99.9%。如近日,罗坑镇某鱼塘承包户容某向调解员反映,其承包的鱼塘旁的山林由于开垦种树,造成山泥裸露。暴雨后,大量山泥冲进鱼塘,引致鱼苗死亡。容某多次与山林主协商无果。调解员经多次现场勘查、详细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当事人在容某承包的鱼塘边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调解员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释法说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山林主并承诺在鱼塘旁加挖排水沟和储水池,从源头上化解纠纷。又如,古井镇养殖户黄某养殖的三十只鹅苗被隔壁养殖户李某饲养的狗咬死、咬伤,双方申请调解。调解员到达事发现场后,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层层剥笋、情理法并用,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共识。在基层,这样“鸡毛蒜皮”的纠纷每天都有发生,但每件小事都关乎群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全区1560名调解员始终发挥其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基础优势,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夯实基层治理基石

在群众“家门口”办理公证业务

不出村就可以办公证,真方便!” 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新会公证处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全区11个镇(街),推行公证巡回办、预约上门办。同时,依托全区23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免费公证咨询服务。如家住双水镇的老年人叶某,想立遗嘱将其名下的宅基地房屋指定给其中一个儿子继承,但由于年老行动不便,故向公证处申请上门服务。公证员受理后,提前向叶某告知办理遗嘱公证需要准备的材料,并如约来到叶某家中,依照公证程序认真审核相关材料后,对叶某立遗嘱全过程进行了公证。今年以来,新会公证处共到乡村开展不动产继承公证咨询活动3场次,累计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8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