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09-30
今年以来,新会区司法局立足职能,以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积极延伸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触角”, 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打造基层依法治理“新会样板”。
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各显神通”
全区73名村(社区)法律顾问结合所驻村(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值班驻点、开展专题讲座、录制法治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动形成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奋勇争先、欣欣向荣的局面,为辖区群众带来了切实利益,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今年以来,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共提供各类法律服务2273次。如罗坑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司法所的统筹组织下,对全镇17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村规民约法制审查工作,重点审查村规民约的制(修)定主体、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对不合法、不合理的相关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村(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崖门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到桥裕纸业有限公司、图贝电子电器有限公司等辖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着重对企业用工合同、对外销售合同等方面进行了审核,为企业理清财务责任等归属问题,帮助企业规划内部制度,提升其经营的合法度和规范度。大泽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录制“律师话你知《民法典》云课堂”视频,并投放到当地镇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让群众随时随地学法。
法治宣传形式多样“浸润人心”
近期,各司法所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创新举措,广泛开展气氛浓厚、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并持续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了法治花开满城香的浓厚氛围。如司前司法所以打响“榕树下的法治讲堂”品牌为抓手,建成兴篁村法治文化公园,内设 “法治议事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小菜园”“法治文化大舞台”四大区域,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接受法治熏陶、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去处。自5月建成以来,已在该文化公园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民法典讲座、“法援惠民生”专项宣传等各项活动4场次。三江司法所结合节气时令,联合辖区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走进田头开展“插秧助农解民忧,守好群众‘粮袋子’”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在插秧的闲暇,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增强依法依规用地的法治观念和保护耕地的意识。会城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工厂车间,向正在车间工作的员工派发普法宣传小册子,现场释法解惑,倡议大家积极学法用法,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及时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人民调解创新融入“地域特色”
新会陈皮,是新会著名特产,中医中典型的“和药”,具有“理气、调中、化痰”等功效。新会区司法局结合地域特色,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坚持“以和为贵”的理念,探索走出“陈皮+调解”的工作新路径。第一步:“理气”,及时安抚双方当事人情绪。到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的双方当事人,往往都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调解员在调处矛盾纠纷时,首先让双方当事人把心中的怨气和误解发出来,再耐心从法律关系、习俗人情等方面开展教育疏导,以缓解对立情绪、减轻双方隔阂,为下一步调解工作奠定基础。第二步:“调中”,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始终以诚相待,秉承公正、中立的态度,充分站在各方矛盾纠纷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赢取当事人的信任,并使其倘开心扉、深入协商,逐步缩小分歧,以提高调解效率。第三步:“化痰”,切实打通纠纷“症结”。在做好第一、二步工作的基础上,调解员迅速找准纠纷症结所在,再有的放矢开展批评、教育、释法,最终推动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化解、根本化解。如7月上旬,大鳌镇某公司第三方劳务人员罗某在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罗某家属与第三方劳务公司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双方集结数十人,且情绪激动,矛盾极易激化升级。大鳌司法所调解员运用“理气、调中、化痰”三步工作法,仅用时3天就圆满化解该宗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