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司法局 > 工作动态
新会区打好法治乡村建设组合拳 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亮色效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8-23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新会区积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以法治文化浸润心,以法治保障推动乡村善治,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亮色。

厚植法治文化,营造浓厚基层法治氛围

近年来,新会区结合“一地一品牌”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因地制宜地打造新会区民法典主题公园、双水镇乡村法治长廊、古井镇法治文化街、新会区村级民主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等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目前,新会区法治文化阵地遍地开花,共有法治文化广场1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条、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条,以及星罗棋布的法治口袋公园,形成城乡一体化法治宣传阵地组群。

在加强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新会区在法治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丰富普法形式,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文化沙龙、“看狂飙 游江门 学法律”线上直播……法治宣传活动持续不断、精彩纷呈,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并打造“民法典流动小课堂”“法治第一课”“榕树下的法治讲堂”“月法会”“全域旅游普法圈”等一批特色普法宣传活动品牌,其中“家校社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模式”“新会区首个村级民主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双项目入选2022年江门市法治文化“十佳”特色品牌。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乡村治理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乡村社会方能更加稳定有序运转。新会区做好涉农领域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规范性文件草案等事项的法制审核,紧密结合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程,制定《新会区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施细则》《新会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等系列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对《新会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管理办法(试行)》《新会区水土保持管理实施细则》等多份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整治不文明经营、整治违法占用耕地等多项执法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关心的人居环境、粮食保障等问题。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对村规民约的制定提出专业法律意见,以及对重大合同签订提供法律审核,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罗坑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对全镇17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村规民约审查工作,为村(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驻村法律顾问为崖门镇坑口村与合作单位签订的一揽子文件进行合规审查,并提供有利于保护坑口村旅游事业的法律文本。2020年以来,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村(社区)议事9963次,审查村集体经济合同442件,出具法律意见154份,有效保障村(社区)各项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扩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

一是下沉平台资源,打通乡村法律服务“神经末梢”。将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以及12348广东法律服务网线上平台构建起“三平台、一网通”的高效快捷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治理末端落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镇(街)延伸下沉,高规格建成一批现代化、综合性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场所。推行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坐班、法律顾问进“网格”,常态化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实行公证巡回办、预约上门办等便民措施,将法律服务延伸到每个“神经末梢”,为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二是注入多元力量,配好乡村依法治理“参谋助手”。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连续年实现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全面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培育“法律明白人”948名,覆盖每个行政村(社区)。同时,出台《新会区加强镇街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新会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定》等文件,切实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目前,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等成为新会区乡村治理重要力量,在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步,新会区将继续把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放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中谋划推进,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优化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