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司法局 > 工作动态
砥砺奋进开新局新会区高位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1-19

2023年以来,新会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法治建设全面提速,充分实现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高位统筹筑牢法治建设根基

)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新会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带队到区司法局开展调研,全面深入了解分析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情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到区司法局讲授以法治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党课。2023年以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考评、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党内法规、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法治新会建设重点工作11次,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法治江门建设的决策部署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重大行政决策管理、规范性文件制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法律顾问管理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16次,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加速。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会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以及区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委党校合作共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基地,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和法治建设能力培训班中专门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程,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以点带面保障法治政府建设质效

(一)法治政府建设机制不断完善。2023年,区政府先后印发了《新会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则》《新会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新会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不断构建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的四梁八柱。印发《党政“一把手”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责任清单》,以清单式管理落实各单位法治建设责任。出台《新会区加强镇街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五大领域16项举措进一步推进镇街法治队伍建设。出台《新会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制度》,充分发挥督察对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









)政府依法履职能力显著增强。修订《新会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优化重大决策指引、细化工作程序。出台《江门市新会区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全国范围内遴选140名高层次专家成立新会区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推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进一步健全企业参与政策制定机制,广泛听取吸收相关企业代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保障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稳定性。2023年,新会区制定出台《新会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措施》等5份涉及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服务保障“制造业当家”。

)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区政府印发《新会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建立行政执法进驻监督工作机制,由区司法局组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组,进驻行政执法单位开展“剥洋葱”式的监督,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四)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运作。推进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建设,印发《关于共同推进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基层立法工作联系点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出台
13条措施为联系点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2023年,新会区省、市两级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承办省级培训等法治工作项目4场,开展“畅通立法直通车,搭建民意连心桥”等系列宣传服务活动3场,致力将立法联系点打造为产业法治保障的重要一环,建立立法衔接普法的长效机制。


    (五)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一是优化“便民端”,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新会区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网络平台、邮件传真等便捷方式表达诉求,开通涉侨案件“绿色通道”,构建“一镇一受理点”暖心服务圈,让群众申请行政复议更加便利。
2023年,行政复议案件申请数量达到247件,行政复议首选率为54%。二是优化“调解端”,争议化解更依法高效。新会区将调解确立为复议案件办案原则,充分发挥复议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作用,“复议+检察”联合释法析理和调解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近三成的行政复议案件通过调解结案。三是优化“能力端”,确保行政复议工作提质增效。积极推行复议案件“信息共享、监督指导、协同推动”机制,行政执法单位与区司法局加强信息互通互享,不断提升对行政执法单位的监督指导效能,形成“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协同推动依法行政工作。

三、真抓实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强化法律服务,助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新会区增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预算,经区政府批复在江门双碳实验室实体独立建设“新会区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进省内优质法律服务团队,围绕服务“双碳”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创业供提供“特专精”法律服务和保障。做优做强园区“定制式”法律服务,围绕中创新航等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服务和宣传活动。

)坚持依法治理,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近年来,新会区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重点、难题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一是推进“外嫁女”纠纷法治化治理,打造从行政处理到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再到执行环节的多阶段全链条诉源治理体系,形成“外嫁女”纠纷治理新会模式,不断回应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强化“外嫁女”纠纷实质性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涉“外嫁女”纠纷行政诉讼案件与2022年相比减少近9成。二是依法依规实施重点公路建设征拆工作。在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通畅和被征收对象合法权益基础上,依法对征拆范围内的民房实施征收补偿安置,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拆除,从拆除、清运到通车仅用时36小时,真正实现“还路于民”,以法治为区域建设注入新动能。三是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在大鳌东风村建立首个村级民主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兼具综合性、学习性和实用性是我区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一项创新普法实践项目,被评为2022年江门市“十佳”法治文化品牌。注重法治文旅相融,打造 “新会全域旅游普法圈”,依托全区旅游景点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该项目被评为广东省2023年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三)重建社区矫正中心,着力推进智慧社矫建设。新会区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落实资金保障、统筹调配资源,严格按照司法部的规范化建设要求,整体利用位于城区中心位置的一处独栋、独院的办公楼房重新建设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新建成的社区矫正中心三大功能区域(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综合管理区)分布不同楼层,清晰合理,报到登记、矫正宣告、教育培训、心理矫治、指挥中心等十九个功能室均独立设置。中心配备智能化设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充分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教育管理工作,奋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
年,新会区将以进一步实现法治规范化建设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质效,持续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扎实抓好法律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工作,乘势而上开启法治建设发展新局,砥砺奋进谱写司法行政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