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12-24
2024年12月18日,江门市第三届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执法业务技能竞赛)在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四市三区共7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展示风采。经过激烈角逐,新会区勇夺活动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双荣誉!
精心准备,参赛队员奋勇争先
展示新时代基层执法工作风采
活动赛程设置执法文书制作、执法微课堂和规范化执法竞赛三个环节。在文书制作环节中,新会区代表队细致研判现场提供的案例,参赛队员们提出在执法文书中体现行政执法与社会实效相统一的执法思路,最终高标准完成《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强制决定书》等执法文书制作,并获得该环节全场最高分数。
在执法微课堂环节,新会区代表队将一起违法建设执法实例,以情景剧形式生动呈现。“公私分明界限清,法理之外有人情。突出问题不复返,文明执法我先行。”剧中执法人员角色带来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这也是新会区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生动体现。“你还不拆除,那就是知法犯法了”“违建办不了营业执照,守法经营才是长久之道。”情景剧分别以执法人员、社区网格员等多角度向违法人员释法说理,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劝导示范等方式实现违建拆除。
比赛前,全体队员以拔头筹、争上游的精神态度,克服备赛时间短、日常任务重等困难,充分利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刻苦训练,集中演练,互帮互助,扎实做好各项参赛准备工作。比赛中,全体队员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高度的集体荣誉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优异成绩。
收获成绩,即是肯定,也是前进的动力。参赛队员们感叹“这次比赛让我们看到自身不足,我们应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提升执法水平。”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新会区干部队伍履职尽责的态度、实干担当的作风和积极向上的面貌,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掀起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培育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和鲜明导向。
因地制宜,小切口破解治理难点
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会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准确把握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新目标、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执法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坚持监管关口前移,将“枫桥式”工作理念融入行政执法,实现“管理导向”向“治理导向”转变,持续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成效。
形成一份清单。按照改革要求,新会区将镇(街)日常管理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区级部门执法事项501项调整镇街实施,形成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强化 “属地管理”的效能。建立“普通案件镇街办、重大案件区级办”的执法联动机制,构建起职能明确、覆盖全面的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打造 “区镇一体、条快统抓”的协同治理格局。
完善一套机制。为打破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层级碎片化问题,新会区配套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则,以及关于案件移送和协作、执法装备指引、行政执法监督等制度文件28份。其中,全市首部由县(市)级政府印发的基层执法综合性指引制度文件——《新会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规则》,全方位厘清和明确了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各方面的具体问题。2024年印发的《新会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建立起“1+1+N”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以“进驻式”监督深挖镇街执法根源问题,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执法突出问题。
配强一支队伍。近年,新会区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行动,连续两年举办执法类培训27场次,各区级部门安排骨干担任“导师”,由乡镇(街道)“下单”培训需求,进行带案实训,帮助基层执法人员克服本领恐慌。另外,新会区坚持党建赋能基层治理,以“党建红”引领“执法蓝”。会城街道办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实行“首违提醒、次违警告、再违处罚”的柔性执法。三江镇积极推进“网格+执法”,充分利用网格摸清违法问题来源,实现快速查处,兼顾了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不断提升群众对执法满意度。
下一步,新会区将立足问题导向,加快高频执法事项工作指引编制工作,建立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库,及时检验“导师制”指导成效,强化执法人员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探索与执法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执法资源整合和执法队伍调度模式,开展涉执法投诉举报线索回溯分析和责任落实工作,不断提升镇街执法工作质效,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平安新会、法治新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