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7-18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新会区深入贯彻《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工作重心,聚焦重点普法人群,以提升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为核心,围绕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紧盯未成年人普法保护,立足基层法治服务,精准发力,多点突破,让法治精神融入各领域,为社会治理注入普法动能。
一、淬炼机关“法治引擎”,构建依法行政新范式
推行“领导干部领学+多部门联学+考核化促学”机制,以法治思维破题、用法治方式解题,以普法手段推动机关效能与法治素养双提升。扩大全区领导法治培训人员组成,把部门、镇街执法骨干纳入参训序列。针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开展基层宣传月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复议工作流程。落实完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制度,跳出单部门学 法框架,通过多部门联学、建立多领域学法题库,采取“按额参考、一年两考”的方式举办依法履职能力提升学法考试,以考促学,提升公职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同时强化考核机制,将机关学法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引导各单位部门主动构建学法模式,营造机关内部“比学赶超”浓厚学法氛围。
二、激活基层“法治细胞”,锻造一线服务先锋队
调配“依法解纷+以训促学+靠前释疑”三剂基层治理良方,将法律服务转化为基层矛盾调解、政策落实的治理良方,真正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明白人”。新会区现有236个村(社区),基层矛盾问题多样繁琐。充分组合驻村律师、乡村“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以及志愿力量找准突破口、提前介入调解,通过普法释法避免矛盾升级。如大鳌镇推进“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法律明白人”与驻村律师发挥引领性和专业性优势,及时介入清拆纠纷,充分了解原住户对自身安置和土地分配等顾虑和需求,找准突破口,结合本土公序良俗进行法规政策解读,促成原住户和村委会协商签订《清拆安置协议》,使清拆和安置工作同步推进,避免矛盾升级。在队伍建设上,充分依托“榕树下的讲堂”“月法会”等基层普法品牌,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业务培训和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基层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自“1+N”行动开展以来,各镇街共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法治宣讲活动400多场次,派发宣传资料10000多份,参与活动群众25000多人次。
三、“未”爱定制普法矩阵,点亮学生法治成长灯塔
构建“法治研学+沉浸式课堂+心理干预”立体化教育体系,以提高学生学法获得感和参与度为目的,让法治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结合全域旅游普法圈、法治“City walk”等法治文化品牌,有机串联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民法典主题公园、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法治宣传阵地,开展系列主题法治研学活动。利用假期节点,政法部门联合制作《十万个法律为什么》少儿电视普法节目,以动漫、采访学生的形式解锁未成年人常遇成长问题。创新打造校园法治剧本《角落里的光》并开展全区巡演活动,首次通过“现场观剧+律师释法”的模式敲开学生学法之门。新组建校园法治宣讲团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律师团赋能法治副校长工作,实现“1名法治副校长+N名法治宣讲团成员”校园治理与普法宣讲协同模式。同时融入“少审爱立方”“侨检未蓝”“启超家风讲堂”“逆风飞行”等青少年保护品牌,构建“法治教育+心理帮扶+矫治预防”全方位保护矩阵,形成课堂内外的沉浸式、互动式、常态化学法,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提高校园普法实效。
五、法治护航“蓝领工程”,为“新”就业人群注入合规基因
聚焦企业用工、安全生产等痛点,打造 “法治体检 +案例教学+风险防控”三位一体普法模式,助力就业人群筑牢法治防线,赋能企业合规发展。打破单一进企送法模式,发挥社会律师、普法讲师团等专业力量,以调研座谈、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普法游园等方式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不断输送依法治企与效益提升密切相关的理念认知,打破企业重经营轻法治的思想壁垒。其次将律师服务精准对接企业园区,结合企业普法需求,围绕涉企重点法律进行“菜单式”普法。探索政企法治文化共建方式,在中车轨道广东公司建立首个企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园地示范点,并定期开展律师互动答疑活动,打造企业学法有益参考,以点带面助力本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关注外来务工人员、新业态人员法治意识培养,以春季开工潮、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开展“法律进招聘会”、法治“茶聚会”、户外法治趣味灯谜等系列“法治益企行”活动。制定印发《新会区法治护航新业态专项普法行动工作方案》,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培养行业“法律明白人”,制定暖“新”服务措施,构建普法微阵地等形式为新业态群体构建系统化、精准化、“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年,下一步新会区将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验收工作,全面总结提炼“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优秀工作经验,以先进为引领,打造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高效能普法工作优秀模板,推动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