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水利局 > 工作动态
【防汛动态】以演促练,一场水利防汛“大练兵”在龙泉水闸“滚烫”上演!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03-17

  为加强做好今年水利防汛备汛工作,进一步提升水利系统防汛抢险和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新会区水利局组织开展2022年度水利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方针,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聚焦提升预防和处置水利突发事件能力,以睦洲水闸、金牛头水闸两个管理所为演练单位,在睦洲龙泉水闸“上演”了一场水利防汛“大练兵”。

▲演练现场

  为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共设置了三个类型的实操项目,并分设安排了五个功能组,以检验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预案执行的可操作性、现场抢险的指挥和技术能力,以及预案启动的效果和后勤保障能力等,为防大汛、抢大险积累实战经验,持续提高水利人员对防汛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置能力。

▲动员仪式

  演练期间,局党组书记、局长、本次演练总指挥刘维盛作动员讲话,他强调,防汛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作为以治水为天职的水利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自觉把练好过硬防汛抢险本领作为日常的“必修课”,切实练就应急处突的真功夫。

  刘维盛要求,全体参练人员要以本次演练为契机,努力在演练中认识自己、检视自己、提高自己,充分认清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紧扣新发展阶段的实际特点和形势趋势,结合今年各项防汛备汛目标要求,切实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思想常紧,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做到召之即来。自觉增强防范和应对各类水灾害的预见性和科学性,牢牢把握防灾减灾的主动权,严防麻痹大意、严防松懈厌战、严防心存侥幸,时刻以“临战”状态做好防汛抢险准备。二是职责常在,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做到来之能战。要自觉增强防汛抗灾的责任意识,落实各项防汛备汛责任,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决心与担当,全力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工作。三是物资常备,时刻处于“战时”状态,做到战之能胜。要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作为防汛备汛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物资的核查登记和存放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为应急处突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演练瞬间

场景一:

现场模拟在大堤迎水坡堵塞漏洞,背水坡填筑反滤围井降低渗水压力

  模拟受连日强降雨和西江来水增加影响,水闸管理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在龙泉水闸上游右岸堤段迎水坡出现1处漏洞、背水坡1处管涌险情。睦洲水闸工程管理所及时向区水利局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护。区水利局随即派出技术指导组现场指导,通知金牛头水闸管理所派人增援。

  经专家会商决定:在大堤迎水坡堵塞漏洞,背水坡填筑反滤围井降低渗水压力。排险抢护组兵分两路,紧张有序地进行,一路是在临水坡以漏洞为中心铺设彩条布,并在其上压盖沙袋,使漏洞与水隔离,起到截渗作用;二路是在背水坡脚险情处使用土袋抢筑围井,井内铺填土工布、砂石等反滤料,以稳定管涌险情。由于抢护及时,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当天值班人员及时将水闸出现险情、工程失事可能造成的影响、抢护方案以及措施落实等情况向区水利局值班室报告。

▲演练现场

场景二:

现场模拟精准启闭闸门,成功抵御台风暴潮袭击

  模拟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西江流域上游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日仍将有大雨到暴雨。由于西江来水增多,叠加天文大潮、风暴增水,据水文部门预测,西江中下游将发生20年一遇洪水,防汛形势严峻。区水利局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在水利防汛应急响应提级后,区水利局值班人员立即电话通知龙泉水闸值班人员,要求落实相关防御措施。

  水闸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外江水位上涨情况,并及时向区水利局及江新联围管理处报告。按照《江新联围水系调度方案》,由江新联围管理处根据水情,及时下达调度指令,通知龙泉水闸管理人员开始关闸挡潮。控制运用组组长指挥组员按规程进行关闸操作。关闸后,当班人员需继续密切监测水位变化并向上级报告。

▲模拟启用电房备用电源启闭闸门设备

场景三:

现场模拟应急发电,保证正常关闸

  在龙泉水闸闸门启闭过程中,突遇输电线路故障,供电中断,导致闸门不能正常运行。控制运用组组长立即向龙泉水闸负责人报告情况,同时指挥组员启动电房备用电源,开启柴油发电机发电,恢复闸区供电,闸门启闭设备正常运行,顺利关闸挡潮。

▲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维盛作现场总结点评

    通过本次演练,有效提高了全体参演人员的防汛安全意识,增强了防汛抢险应变处置能力,也检视出当前在部门联动、应急处突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防汛备汛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