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关于江门港新会港区穗花码头改扩建工程变更装卸设施方案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9-13

  江水新会许准〔2024〕3号

广东穗花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本机关于2021年12月28日以《关于江门港新会港区穗花码头扩建工程建设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江水新会许准〔2021〕10号)批复码头扩建工程建设方案,2024年9月13日你公司向本机关提出江门港新会港区穗花码头改扩建工程(装卸设施变更方案)审批申请。经审查,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和相关技术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和《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结合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江门港新会港区穗花码头改扩建工程(装卸设施变更方案)防洪评价报告》成果和专家评审意见,以及属地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意见,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具体审批事项如下:

  一、工程方案

  本次拟变更部分主要为码头装卸工艺部分,码头的主体结构不改变。其中:

  (一)取消码头前沿区域带式输送设施,长度约为93m。

  (二)在码头北侧(上游)和南侧(下游)区域新增单层和双层带式输送设施、中转站、两台移动皮带机及后方埋地漏斗。其中:

  (1)码头北侧(上游)新增两段单层带式输送设施(BCO1及BCO2),长度分别为86.99m和45m,BCO1全段均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BCO2有23m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新设中转站1和中转站2,平面尺寸分别为4m×4.5m和5m×5m,其中中转站1位于码头主体区域,距离后方堤岸约45m;中转站2位于陆域河道管理范围内,与码头后堤岸石墙的距离为30m。(2)码头南侧(下游)原有单层带式输送设施,现变更为双层带式输送设施,上层(BCO1)长度约为86.99m,下层长度(BCO3)约为101.78m,同时在后方新增了约45m的单层带式输送设施(BCO2),其中BCO1及BCO3全段均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BCO2有19m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后方新设埋地装船漏斗,深度约为2.15m,平面尺寸为10m×6m,位于陆域河道管理范围内,与码头后堤岸石墙的距离为40m。(3)码头区域新增两台移动皮带机。

  (三)码头北侧陆域单层BCO1带式输送设施的梁底与地面间的净高7.1m~8.5m、码头后方下游侧BCO2带式输送设施的梁底与地面间的净高4.7m~12m;码头后方上游侧BCO2带式输送设施的梁底与地面间的净高4.7~12m。码头南侧陆域双层带式输送设施的梁底与地面间的净高为7.1m~8.5m(上层BCO1带式输送设施)、5.4m~1.8m(下层BCO3带式输送设施第一段)、5.9m~-3.9m(下层BCO3带式输送设施第二段)。

  (四)本次工程变更部分位于码头和码头引桥结构上方、码头后方陆域,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不新增阻水面积及阻水比。码头工程占用水域面积共计9715.70m2,占用河道管理范围陆域面积5713.04m2,合计占用河道管理范围面积为15428.74m2,其中方案变更新增占用河道管理范围陆域面积375.60m2

  二、防治与补救措施

  (一)码头后方陆域南北两侧带式输送设施占用原防汛通道,带式输送设施下的防汛通道净宽或净高已不满足防汛车辆通行要求,需改道绕行,在码头后方下游段输送带距中转站2第一跨间穿越BCO2带式输送设施布置防汛通道,BCO2带式输送设施区域最小净空为5.20m,防汛通道宽为6m;在码头后方上游段输送带距中转站2第三跨间穿越BCO2带式输送设施布置防汛通道,BCO2带式输送设施区域最小净空为8.48m,防汛通道宽为6m;防汛通道与上、下游场外堤顶路衔接处均设置出入口,出入口宽度均为16m,满足防汛交通的要求。河道管理范围内不能设置堆放场,确保不影响防汛通道通畅。

  (二)你单位应严格控制新设埋地装船漏斗的开挖面和开挖深度,严禁超挖,回填料及回填密实度应满足堤防工程设计和施工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应选择在枯水期,施工期间应配备适当防汛物料,尽量减少机械震动及重型机械设备搬运等对堤防、岸滩和邻近水闸的扰动和破坏,若因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堤岸造成破坏,由你单位负责无条件修复。施工期间,应保持防汛抢险通道通畅。

  (三)项目施工不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布置临时堆放场、停放大型施工设备、通行超重车辆和新建永久性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过程若造成堤防下沉、开裂、滑移、塌落,以及对上下游堤防工程和下游邻近水闸造成损坏或破坏由你单位负责无条件修复。

  (四)工程若跨汛期施工须制订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和各种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及指挥。

  (五)施工期应设置监测点以观测工程影响范围内堤防岸坡,下游侧紧邻水闸的保护、位移和沉降情况,并加强巡查,不得影响堤防、水闸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

  (六)施工期间应做好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期废弃物、堆放物、油污、生活污水排放等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妥善、彻底清理弃渣和堆放物,恢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损坏的岸坡、滩地、堤防设施,以免对河道防洪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涉及堤防、岸坡和水闸安全的防治与补救工程措施,应由具有相应水利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施工,具体方案报我局批准后实施,相关费用全部由你单位负责。

  三、其他要求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十条规定,建设项目开工前,你单位必须将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报新会区水利局核准,同时将涉及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施工安排报送新会区水利局备案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该工程施工安排应包括施工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的情况和施工期防汛措施等内容。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八条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开工后,你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建设方案和施工安排落实相关措施,接受新会区水利局、属地政府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八条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和设施竣工验收时,须请新会区水利局、属地政府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参加,并经新会区水利局、属地政府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检验其符合本审批文件后方可投入使用。你单位应在竣工验收6个月内向新会区水利局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四)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你单位应负责对工程影响范围内堤防岸坡、下游侧紧邻水闸的位移沉降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点数据应定期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查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并及时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五)涉及其他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由你单位负责解决。

  (六)涉及工程建设方案作重大修改的,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作较大变动时,需经我局同意。你单位申请的江门港新会港区穗花码头改扩建工程(装卸设施变更方案)自我局批准之日起三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内向我局申请办理延续手续。

  (七)装卸设施局部位于河道管理范围,你单位须无条件服从和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属地等相关部门开展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日后堤防提高防洪标准进行工程建设需迁移装卸设施或政府需要利用河道管理范围的,你单位须无条件自行迁移。施工期和运行期间会对区域防洪(潮)和日常管理产生影响,本批复后,你单位与属地(含堤防管理单位)必须落实码头范围的防汛和管理责任,签订防汛和管理责任书。

  (八)其他同意古井镇人民政府及区交通部门的意见。

  (九)工程建设涉及的其他事宜,请向有关部门办理。


  附件:拟建工程主要控制点坐标


  江门市水利局

  2024年9月13日


抄送:广东省水利厅,江门市新会区水利局,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古井镇人民政府。


附件:

  表 1 码头上游方案变更新增主要控制点坐标表

  控制点编号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备注

  X

  Y

  1

  2472755.876

  38404929.321

  河道管理范围内控制点

  2

  2472752.231

  38404929.786

  3

  2472756.404

  38404933.462

  4

  2472752.759

  38404933.927

  5

  2472755.693

  38404930.158

  6

  2472753.312

  38404930.462

  7

  2472756.831

  38404936.707

  8

  2472754.153

  38404937.049

  9

  2472757.912

  38404945.178

  10

  2472755.233

  38404945.520

  11

  2472758.798

  38404952.122

  12

  2472756.119

  38404952.464

  13

  2472759.683

  38404959.066

  14

  2472757.005

  38404959.407

  15

  2472760.569

  38404966.009

  16

  2472757.891

  38404966.351

  17

  2472761.455

  38404972.953

  18

  2472758.777

  38404973.295

  19

  2472762.215

  38404978.905

  20

  2472759.536

  38404979.247

  21

  2472763.227

  38404986.841

  22

  2472760.549

  38404987.182

  23

  2472764.239

  38404994.776

  24

  2472761.561

  38404995.118

  25

  2472765.252

  38405002.712

  26

  2472762.574

  38405003.054

  27

  2472766.264

  38405010.648

  28

  2472763.586

  38405010.989

  29

  2472766.631

  38405013.524

  30

  2472763.953

  38405013.866

  31

  2472766.973

  38405016.203

  32

  2472764.295

  38405016.544

  33

  2472754.083

  38405015.125

  34

  2472754.425

  38405017.804

  35

  2472744.163

  38405016.391

  36

  2472744.505

  38405019.069

  37

  2472734.244

  38405017.656

  河道管理范围外控制点,其中40号为监控设施位置

  38

  2472734.586

  38405020.335

  39

  2472724.324

  38405018.922

  40

  2472724.666

  38405021.600

  41

  2472754.605

  38404929.924

  河道管理范围内控制点

  42

  2472765.463

  38405015.034

  43

  2472720.825

  38405020.729

  河道管理范围外控制点

  44

  2472773.440

  38405036.503

  位于河道管理范围线上

  45

  2472739.556

  38405018.340

  表 2 码头下游方案变更新增主要控制点坐标表

  控制点编号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备注

  X

  Y

  1

  2472608.579

  38404948.113

  河道管理范围内控制点

  2

  2472604.934

  38404948.578

  3

  2472609.108

  38404952.254

  4

  2472605.462

  38404952.720

  5

  2472607.702

  38404949.039

  6

  2472605.321

  38404949.343

  7

  2472608.542

  38404955.626

  8

  2472605.864

  38404955.967

  9

  2472609.623

  38404964.097

  10

  2472606.945

  38404964.439

  11

  2472610.509

  38404971.041

  12

  2472607.831

  38404971.382

  13

  2472611.395

  38404977.984

  14

  2472608.717

  38404978.326

  15

  2472612.281

  38404984.928

  16

  2472609.603

  38404985.270

  17

  2472613.167

  38404991.872

  18

  2472610.488

  38404992.214

  19

  2472613.926

  38404997.824

  20

  2472611.248

  38404998.165

  21

  2472616.228

  38405005.595

  22

  2472612.260

  38405006.101

  23

  2472616.845

  38405007.195

  24

  2472614.253

  38405007.952

  25

  2472615.951

  38405013.695

  26

  2472613.273

  38405014.037

  27

  2472619.366

  38405015.835

  28

  2472616.774

  38405016.591

  29

  2472616.963

  38405021.631

  30

  2472614.285

  38405021.972

  31

  2472617.985

  38405029.565

  32

  2472615.307

  38405029.907

  33

  2472618.352

  38405032.442

  34

  2472615.674

  38405032.783

  35

  2472618.694

  38405035.120

  36

  2472616.016

  38405035.462

  37

  2472628.222

  38405031.183

  38

  2472628.564

  38405033.861

  39

  2472638.142

  38405029.917

  40

  2472638.484

  38405032.595

  41

  2472648.061

  38405028.651

  河道管理范围外控制点,其中44号为监控设施位置

  42

  2472648.403

  38405031.330

  43

  2472657.981

  38405027.386

  44

  2472658.323

  38405030.064

  45

  2472628.441

  38405041.039

  河道管理范围内控制点

  46

  2472622.681

  38405042.720

  47

  2472631.243

  38405050.639

  48

  2472625.483

  38405052.320

  49

  2472605.930

  38404945.817

  50

  2472612.458

  38404996.985

  51

  2472617.174

  38405033.953

  52

  2472661.813

  38405028.258

  53

  2472625.561

  38405041.880

  54

  2472639.391

  38405031.119

  位于河道管理范围线上

  55

  2472619.485

  38405072.210

表 3 防汛通道控制点坐标表

  角点标号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备注

  X

  Y

  1

  2472771.400

  38405020.514

  与上游堤顶路衔接处

  2

  2472772.190

  38405026.708

  3

  2472762.370

  38405015.429

  穿越上游输送设施处

  4

  2472756.413

  38405016.189

  5

  2472760.144

  38404989.163


  6

  2472754.165

  38404989.670


  7

  2472746.668

  38404978.273


  8

  2472747.428

  38404984.225


  9

  2472635.291

  38404992.482


  10

  2472637.362

  38404998.267


  11

  2472626.705

  38404997.877


  12

  2472629.897

  38405002.957


  13

  2472625.062

  38405013.522


  14

  2472629.239

  38405009.215


  15

  2472638.339

  38405026.402


  16

  2472642.517

  38405022.095


  17

  2472640.240

  38405031.010

  穿越下游输送设施处

  18

  2472646.192

  38405030.251

  19

  2472643.187

  38405055.705


  20

  2472649.145

  38405054.994


  21

  2472638.538

  38405062.272


  22

  2472639.847

  38405068.128


  23

  2472623.082

  38405065.726


  24

  2472622.091

  38405072.096


  25

  2472618.622

  38405064.978

  与下游堤顶路衔接处

  26

  2472619.471

  3840507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