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在社区工作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社区民警,近日,新会首个以社区民警命名的警务室“祥哥警务室”正式揭牌成立。“祥哥”原名为李健祥,是新会一名退役军人,现为派出所社区民警。1991年12月退役回到地方后,成为了新会公安警察队伍的一员。扎根基层三十载,李健祥走的每一步都他踏实坚定,他以自身为桥梁,建立“祥哥调解室”,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群众办实事,用新的身份、在新的战场守护着葵乡市民。
新会区睦洲镇是一座被西江绿水揽进怀抱的疍家水乡,在这里,有一个富有水乡情怀的警务室,村民都称这里是家门口的“便利店”,都乐意把驻在这里的“店长”亲切地称为“祥哥”,渐渐地,辖区的村民只要有矛盾纠纷、难题急事……便习惯性地来到“祥哥”负责的警务室,找“祥哥”帮帮忙。
人称“爽朗大哥”“调解高手”的李健祥,对待工作,他踏实负责;对待街坊,他急群众所急;对待矛盾纠纷,他耐心调解。近三年连续荣获个人嘉奖,在2021年国庆安保工作中勇担使命,荣立个人三等功。
一名退役军人就是一间调解室
用耐心解决矛盾纠纷
进千万家办万千事,李健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群众的“贴心人”和“摆渡人”。“能够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让事态激化,我就对得起这身警服。”李健祥说。
有着“一村一岛一世界”美誉的睦洲镇石板沙村,近年来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点,每年到了夏季,睦洲镇就会变得热闹起来,每周都会迎来近万名的游人。这时,也是李健祥和同事最忙碌的时候。
“祥哥,快来看看,南镇村渡口有人不愿出示健康码,被志愿者拦了下来……”事不宜迟,李健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到现场后他发现,这是一群来自外地的游客,大部分人均自觉出示了健康码和行程码,但队伍中仍有一名老人不愿出示,表示这是自己的隐私。得知情况后,李健祥向老人耐心说明情况、解释防疫政策。经过半个小时的开导,老人最终同意出示,一家人顺利过渡,也保障了现场的平安有序。
更多的时候,李健祥要面对的还是辖区居民的各种问题,其中大多是村民间的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一件很小的事情,李健祥都需要在矛盾双方之间不停调解奔走,才能平衡好双方的情绪,做好沟通工作,李健祥在“祥哥调解室”实行“邻里和、村里调、所里解”的“纠纷三调”工作法,紧盯群众“家里事”“烦心事”和“企盼事”,把解决“村里事”放在重要位置。
对李健祥而言,这不过是他工作中的常态。正是凭借着这份耐心和信心,辖区村民有什么情况便及时告诉祥哥,似乎已成为当地村民的约定俗成。李健祥主理的“祥哥调解室”,仅2021年便成功调处矛盾132起,全部不需要到派出所解决;今年以来,通过“祥哥调解室”成功化解了53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做到“矛盾少发生、小事不出村”。
一名退役军人结起一张网
把“家”安在警务室
李健祥在警务室的宿舍干净清爽,让人眼前一亮。宿舍的地面、床、柜子、桌子非常整洁,衣柜里整齐摆放着七八套衣服。“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去疫情防控点执勤,晚上还要巡逻,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也没时间回家,只能在宿舍里多准备几套衣服。”这两个星期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李健祥把“家”安在了警务室里。新一轮疫情防控以来,李健祥每天忙得像上足劲的发条“连轴转”。每天一早,李健祥就要去各个疫情防控站点,对过往车辆、人员开展疫情防控检查,查验人员健康码和行程卡,提醒过往的人员佩戴好口罩、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刚完成防疫工作准备歇口气,又有村民间发生矛盾,他马不停蹄地前往村民家里进行调解……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话语,李健祥每天不知要做多少遍,说多少回。
李健祥还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通过睦洲派出所党支部结对共建“4+N”工作模式,结合警区及义警力量建立起“一民警带一辅警带一支义警队伍”的共建共治“一张网”,全力做好全天候巡逻防控、全时空打击违法犯罪,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针对节假日前来睦洲镇游玩的旅客较多,李健祥与义警队伍合力运行好“警情快速处置、矛盾纠纷调处、农村交通整治、防范诈骗宣传、无毒村居创建、动态巡逻防控”工作,并主动联系发动志愿服务队加入睦洲义警队伍,形成统筹协调、有序协作的应急体系,保证了辖区的安全,治安平稳有序。
李健祥坚持打防结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只是想尽快把嫌疑人抓获归案,也没太在意自己受伤。”李健祥回想起一次抓捕行动时的场景,依然激动。在一次巡逻时,李健祥发现有5名人员行迹可疑,便上前盘查,5名人员随即疯狂逃窜,李健祥奋勇追逃,一马当先,最终在同事们的合力围捕下,成功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李健祥作为主力骨干一举抓获其中4名嫌疑人,抓捕过程中肩膀受伤脱臼,身体多处擦伤,但他顾不上伤痛,仍坚持作战到任务完成,以实际行动肩负起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的使命担当。
(李健祥(右二)与同事抓获嫌疑人)
“他眼里始终有活,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是同事眼中的“老班长”李健祥。可无论如何辛苦,无论白天黑夜,还是暴雨骄阳,李健祥都会分秒不差地到岗,一丝不苟地工作,当兵的纪律意识深深刻进骨子里。
一名退役军人就是一面旗帜
为民服务初心始终不变
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健祥积极树立“人人是旗手”的党员先锋意识,发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精神。“我家是‘双警’家庭,坚守岗位对于我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说到这里,满脸笑容的李健祥骄傲不已,“而且我儿子很懂事,不用我们夫妻操心,我当然也要为他做好榜样。”
虽然工作得到家人的支持,但是每到夜深人静卸下一天疲惫的时候,李健祥依然会对家人产生一丝愧疚。“我老婆在强戒所工作,也是一名民警,见少离多是常事,前几天儿子打电话给我时还跟我开玩笑,说不要忘了有他这么个儿子,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除了对儿子,李健祥对父母也同样愧疚。李健祥的家乡在海南,因为疫情,他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家了,每到节假日,他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父母“云团聚”。
虽然想念亲人,期待团圆,但是李健祥依然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并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作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他明白“非必要不离江”号召中防疫工作沉甸甸的压力,也明白自己作为公安民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我只是抗疫大军中很普通的一员,还有很多同事同样也在防疫一线默默努力奉献着。”尽管防疫任务中存在着种种困难,但李健祥却认为疫情如同警情,每一个岗位都责任大于天,丝毫不能懈怠。无论是工作还是疫情防控,只要有需要他就一定会冲在最前面。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公安民警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精神面貌。
步履铿锵,信仰弥坚。李健祥是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人民警察,一名平凡的退役军人,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群众、根植群众、引领群众,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
(稿件来源:葵乡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