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村土生土长,熟悉村情民情,村民遇到难事、纠纷第一时间来找我,说明他们很信任我。当上“法律明白人”后,让我能更好地服务和回馈本村!”梁锡年对担任“法律明白人”感到十分自豪。
梁锡年是一名中共党员,还是一名退役老兵,他退伍不褪色,在家乡基层的岗位上身兼数职,既是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的“两委”委员、村调解主任,同时也是新建村的一名“法律明白人”。
在乡村基层,梁锡年充分利用其党员身份,运用“党建引领法治同行”模式,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其他党员群众组成普法志愿者队伍,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大街小巷,活跃在千家万户。从法律法规宣传到矛盾纠纷调解,从社情民意收集到法律知识宣导,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用心倾听群众心声
新建村是新会区司前镇“榕树下的讲堂”的发源地,率先将一方榕荫打造成干部群众教育高地。梁锡年充分运用红色教育阵地,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禁毒、反诈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法治思想根植于群众心中,如村内榕树般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梁锡年年还将法治宣传与公共法律服务有机结合,带领村(社区)法律顾问走访千家万户,主动送法上门,了解群众学法需求,派发联系卡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免费享受到及时精准、普惠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用情维护村内和谐
2019年李某承租了新建村马冲、东和小组的鱼塘,但是李某并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向村小组支付相关的鱼塘承包款。村小组多次向其催收,李某均拒绝支付。2022年村小组长向调解主任梁锡年求助。
梁锡年通过调查核实承包合同的具体约定和支付情况后,主动联系李某就合同履行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到李某不能履行合同的原因主要是鱼塘的收益不好、无法一次性全额支付承包款。梁锡年立即与驻村律师一起组织李某与村小组进行调解,提出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解决承包款的问题。通过对双方进行情、理、法相结合的释法劝导,李某终于意识到拖欠承包金的行为是错误的,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同意分期支付承包金。当日李某就将第一期承包款支付给了村小组,历年三年多的矛盾纠纷得以解决。
2021年至今,新建村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件,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损害赔偿等多种纠纷类型, 调解成功率达 100%,无一因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这里面有梁锡年的功劳。梁锡年的手机和微信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和在线,随时接收群众调解纠纷的诉求。他调解经验丰富,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总能准确找到纠纷的症结,抓住调解突破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
梁锡年积极投身于基层法治建设,当好法律法规的“讲解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引领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乡村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他深耕基层,默默奉献,更是新时代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新力军!
(稿件来源:新会区普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