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法律明白人”梁锡年:退役不褪色,助力基层治理添“枫”彩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11-14

  梁锡年是司前镇新建村副主任,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自进入村委会工作以来,他积极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军人过硬作风,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担起“法律明白人”职责,走进群众、倾听民意、解决民忧,以法治护航和谐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基层治理工作。


  党建引领,他是村里的普法达人

  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一棵大榕树、一张讲桌、一张口,“榕树下的讲堂”便正式开讲了,往来村民围坐在红胶凳上,津津有味地听着主讲人绘声绘色的演讲。


  新建村作为新会区司前镇“榕树下的讲堂”的发源地,梁锡年充分运用红色教育阵地资源,将“党建红”和“法治蓝”双融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走在前、当表率的作用,长期活跃在普法宣传第一线,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禁毒、反诈宣传等多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治宣传活动,普惠400多名群众。此外,他示范带动其他党员群众组织普法志愿者队伍,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大街小巷,活跃在千家万户。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他将法治思想根植于群众心中,如榕树般在村内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图片1.png


  为了提升普法教育专业水平,梁锡年将法治宣传与公共法律服务有机结合,带领驻村律师走访千家万户,主动送法上门,了解群众法治需求,派发联系卡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免费享受到及时精准普惠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情法相融,他是村里的调解能手

  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这些都是基层常见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维护好村里和谐?梁锡年为了让村民随时能联系上他,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他的手机和微信24小时保持在线,贯彻着军人“拉得出、上得去”硬派作风;在调解方式上,他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实际行动给出一份让村民满意的答卷。


图片2.png


  李某承租了新建村某小组的鱼塘,但没有在约定时间支付鱼塘承包款项,村小组多次向其催收,李某均拒绝支付。于是,村小组长向调解主任梁锡年求助。梁锡年立刻与驻村律师取得联系,提前沟通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向村小组查实了解承包合同的具体约定和支付情况,紧接着主动联系李某协商沟通。


  在梁锡年的耐心疏导和劝说下,李某也表达了缘由,由于近期鱼塘收益不好,因此不能履行支付约定,希望能够理解。随后,梁锡年与驻村律师组织村小组与李某双方进行调解,通过从情、理、法不同的角度进行释法明理,经过不懈努力,李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商讨分期付款方式,并于当日转账第一期拖欠的鱼塘承包款1万元。


图片3.png

  “我在本村土生土长,熟悉村情民情,村民遇到难事、纠纷第一时间都来找我,当上“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武器帮助村民,能让我更好地服务和回馈本村!”这是梁锡年参与涉法调解的初心。


  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梁锡年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总是能准确地找到纠纷的症结,进而找到调解的突破口,从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支持与配合,村内纠纷得以迅速和谐化解,有效维护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合法权益。近年来,新建村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约百件,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纠纷、损害赔偿等多种纠纷类型, 调解成功率达 100%,无一因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等称号。

  (信息来源:幸福司前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