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新会“兵支书”黄力求:以武铸魂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5-06

  从排爆手到村支书,从武术教练到非遗传承人,新会区崖门镇田边村党支部书记黄力求用军人的担当与武术的坚守,书写了一段扎根乡土、传承文化的动人篇章。作为“兵支书”,他将部队锤炼的“铁律”融入基层治理,以蔡李佛拳的“锲而不舍”精神赋能乡村振兴,让传统武术成为凝聚村民、激活乡村的文化纽带。


图片3.png


  军旅淬炼担当 武德浸润初心

  “扎马步和种庄稼一样,根稳才能苗壮!”在崖门镇委党校,一群青年人气势昂扬地扎着马步,跟随黄力求的口令调整姿势。近段时间,黄力求每周定期开展蔡李佛拳志愿授课,向机关年轻干部传递武术魅力,带领他们强身健体,守好革命的本钱。

  习武和当兵的经历,造就了黄力求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性格底色。他曾服役于北京军区某红军团,是一名排爆手。在一次高强度的突击演习中,他带病坚守岗位完成演习任务,“部队教会我‘咬牙坚持’的信念,就像蔡李佛拳的‘百折不挠’,熬过苦,剩下的都是甜。”


图片4.png


  退役后,从小深受传统武术文化熏陶的黄力求致力于蔡李佛拳传承,曾在新会多家学校担任龙狮武术教练,并多次带队参加港澳及国外的龙狮武术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2020年7月,他作为年轻优秀党员被推选进“两委”班子,以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参与乡村发展建设,当选“兵支书”后更将武术的“刚柔并济”融入治理:“党建工作、项目落实是‘硬功’,要像排爆一样精准,方向不偏不倚;文化宣传、群众服务是‘软功’,如同武术传承一样持久,讲究潜移默化。”黄力求持续发挥“领头雁”模范表率作用,带动村民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实现“还路于民”;全力推进“三产”融合,带动“两委”班子对前期登记清晰的土地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发包,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约30%,个人荣获“崖门镇2024年度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


  非遗赋能乡村 拳法叩响少年心

  “出拳不是为争斗,而是为守护!”每周六日的村文化室,50分钟的蔡李佛拳课总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课程设计暗藏巧思:四平马步练定力、套路拆解学应变、体能训练强意志,最后以抱拳礼收尾,传递“学武先学礼”的武德。去年寒假班一名学员戒掉游戏瘾,家长感慨:“孩子现在作息规律,不怎么沉迷打游戏了。”


图片5.png


  黄力求将武术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绑定:利用节庆晚会组织醒狮武术表演,吸引游客驻足;在文化室打造青少年训练基地,讲解拳法历史、招式与器械,传承非遗文化;更计划组建学员表演队,未来通过赛事和交流活动推广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更带动推介崖门镇的富硒农产品、生态旅游资源等,全方位展现崖门镇的独特魅力。“要让蔡李佛拳成为田边村的金名片,既能强少年体魄,也能富村民口袋。”


图片6.png


  破题攻坚显本色 文化铸魂谋长远

  筹建训练基地时,场地与资金短缺问题曾让项目停滞。黄力求发扬“带头冲锋”的军人作风,协调改造村文体室,奔走争取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中国联通江门分公司支持,最终于2024年底建成基地,首期培训班便吸引60余名青少年参与。


  面对基层事务与武术教学的双重压力,他独创“时间管理拳法”:“要像打拳套路一样“虚实分明”,紧急任务如‘快拳’立刻办,长远计划似‘慢架’分段练。”下班后的文化室常亮着灯——他在这里批阅文件,也指导学员拆解招式。“蔡李佛拳讲究‘饮水思源’,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守住文化根脉。”


  从演训场上的排爆手到乡村振兴的“兵支书”,黄力求以武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他推动下,田边村正探索一条“武韵铸魂、产业夯基”的振兴之路:青少年在马步中学会坚持,村民在非遗展演中收获自豪,乡村在文化赋能中焕发生机。正如蔡李佛拳的传承之道——唯有根扎乡土,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