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7-14
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古泗村,提起调解主任汤建益,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自进入村委会工作以来,他积极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军人过硬作风,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担起“法律明白人”职责,他走进田间地头,倾听家长里短,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以法之名守护一方乡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基层治理工作。
军营熔炉炼真金 转身基层担使命
2003年,汤建益怀揣报国志走入军营。短短两年,部队这座大熔炉锻造了他讲纪律、强作风、有血性、有担当的优良品格。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更让他深刻体会到责任的分量。那是在一次紧张的军事大练兵刚结束,他所在分队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追捕一名涉嫌恶意伤人致死的犯罪嫌疑人!顾不上身体的极度疲惫,汤建益和战友们立刻投身到追捕行动当中,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全力围捕,嫌疑人最终落网。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让他亲眼见证了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一颗“奉献家乡、服务乡亲”的种子,从此在他心中深深埋下。
2020年初,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骤然来袭。古泗村村委会人手告急,向党员干部发出志愿号召。“我是当过兵的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得顶上去,‘退伍不褪色’不是空话!”面对当时严峻的疫情形势,汤建益义无反顾冲在前线,日夜坚守。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淬炼了他的党性,也让他服务乡土、造福乡亲的初心更加坚定、使命更加清晰。凭借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现和村民的信任,在2021年村委换届选举中,汤建益光荣当选村党支部委员,并先后挑起调解委员会主任、治保委员会主任、民政干部等多项重担。
汤建益(左一)与驻村律师共同研究调解方案
面对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复杂村情民情,汤建益深知责任重大。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深入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分析矛盾根源;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及驻村律师,形成调解合力。以真情实感温暖人心,以政策法规明辨是非,这是汤建益的工作宗旨。乡亲们都说:“益哥当过兵,讲公道、敢扛事、有担当!”军人身份成了他开展工作的“金字招牌”,是村民心中最可靠的“信任背书”。
调解一线“排头兵” 以情法理润乡邻
在汤建益看来,做好调解工作有三门“必修课”:一是“心如明镜台”,坚守公正立场,耐得住性子;二是“法言化乡音”,把生硬的法条变成村民听得懂的贴心话;三是“兵贵在神速”,发扬军人雷厉风行作风,快速响应,24小时内介入研判矛盾等级。近三年来,汤建益牵头调解纠纷42起,有效维护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合法权益。
汤建益(右一)与网格员到现场调查情况
2023年9月,村民吴姨与退役军人庆叔(均为化名)因农田种植问题发生纠纷,吴姨投诉庆叔种植的蕉树树叶遮挡了自家的瓜棚,一气之下将蕉树砍落,双方争执升级。汤建益火速赶到现场,经细致勘查和走访,发现所谓“遮挡”情况并不存在,且双方都拿不出肢体冲突的确凿证据。面对僵局,汤建益既坚持公正原则,又带着对“老班长”的理解与尊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庆叔这位老兵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自愿给出合理的医疗金额,双方握手言和。一场可能激化的邻里风波,在他情理法交融的调解下成功平息。
学无止境强本领 共绘乡村新图景
汤建益深知学习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他坚持化整为零,挤时间学习。清晨傍晚,他利用“粤听悦学”等平台听政策解读;工作间隙,他与村里的年轻网格员结成“学法搭档”,互学共促。他常说:“我向他们请教怎么玩转新App,他们向我学点调解‘土方子’。”比如,他会把“相邻权”形象地解释成“滴水檐下互相让”,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俗语,瞬间拉近与村民的情感距离,让法律知识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展望未来,汤建益希望打造一个由退役老兵带队的“军旅研学基地”,传承军人精神;他计划构建覆盖全村的“门前调解亭” 网络,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立志带领古泗村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壮丽画卷贡献退役军人“法律明白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