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工作动态
踏春季,来新会一路“狂飙”!(线路篇)
来源:新会文旅    发布日期:2023-03-06

电视剧《狂飙》虽已完结

但新会旅游的热度仍在“狂飙”

今天

小编送上一份“狂飙游”路线

趁着春暖花开

跟着《狂飙》去旅游吧!

  第一站

  新会

  新会人民会堂、南宁街、金紫街、古玩玉器花鸟街、陈皮村、睦洲镇石板沙疍家风情岛、崖门渔人码头、崖门镇京梅村、古兜温泉度假区、龙泉龙翔谷温矿泉


  第二站

  蓬江

  三十三墟街、长堤风貌街


  第三站

  鹤山

  梁赞故居


  第四站

  台山

  梅家大院、石花山公园、海宴华侨农场、瑷露德玛芦荟庄园


事不宜迟

马上出发


新会人民会堂(《狂飙》拍摄地)

  新会人民会堂,又名人民礼堂,建于1956年。坐北向南,平面为长方形,通面宽50米,通进深85米,建筑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二层通高20米。门廊立有7根高大方柱,上部匾额“新会人民会堂”。门前有月台,两侧立有石狮。会堂前部为高大的门廊,中部为座位区,后部为舞台、更衣室、休息室等。是地方会堂式建筑的代表,为新会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2010年9月,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_结果.jpg


南宁街、金紫街(《狂飙》拍摄地)

  南宁街、金紫街是电视剧《狂飙》追逐戏的拍摄地之一。

2_结果.jpg


新会古玩花鸟玉器街(《狂飙》拍摄地)

  新会古玩花鸟玉器街位于会城花园巷,该路段处于新会学宫和大新路-仁寿路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之间,有着融合千年文脉和百年商圈的独特风貌。原有花鸟街、金鱼街、玉器街等城市印迹及历史建筑,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旧城文化肌理。为最大限度保留新会人记忆中的烟火气,新会区坚持融入新会古韵元素,对该片区进行升级改造,强化风貌衔接与塑造,以山水景观升级花鸟亭,以叠瓦工艺铺设商铺屋顶,以青砖效果刷新墙面,统一片区风貌,更好地融入中心园林区景致。

3_结果.png


陈皮村

  陈皮村是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首个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新会人生产、加工和食用新会陈皮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家家户户把新会陈皮晒在地上,挂在灶尾,放入汤里提香,加进菜里提鲜,生活点滴都萦绕着新会陈皮的芬芳。2006年新会柑和新会陈皮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6月政府号召建设成新会陈皮村对外开放,在这里,你会更深入了解新会陈皮的种植、收储、交易、鉴定、研发。

4_结果.jpg


睦洲镇石板沙疍家风情岛

  石板沙地理位置独特、环境恬静优美,疍家文化别具特色,河鲜美食更是远近闻名,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等称誉。

5_结果.png


崖门渔人码头(《狂飙》拍摄地)

  崖门渔港是新会区唯一可供海洋捕捞渔船停泊、补给、销售水产品的群众性渔港,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区域,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渔港和全国文明渔港。在崖门渔港,大家可以来新晋网红打卡点“崖门渔人码头”打个卡,跟着“蓝海心途”星级管家坐游艇饱览“崖门渔人码头+碧海银湖段+崖门大桥+崖门古炮台”一带的景色,体验崖门渔港特色文化,感受渔业的别样风情,也可以出海享受钓鱼的乐趣。

6_结果.png


崖门镇京梅村

  在崖门镇京梅村,有一条融“画”于“巷”的出神入化巷,这是一条很火爆的小巷。走进京梅村打卡地“出神入化巷”,巷内民居墙壁上,遍布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功夫墙画,最为引人入胜的是描绘在民居墙壁上的蔡李佛拳十大技法秘籍。据了解,蔡李佛拳的十大技法包括“吊马双穿手”“缠丝马辘桥”“四平马扬桥”“捎脚挞槌/车身横捎槌”“四平马插槌”等等;拳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其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步法多变,具有勇猛、机智的风格。京梅村在出神入化巷沿线打造系列蔡李佛武术文化墙绘,形成“处处特色,步步成景”的旅游文化景观巷道。

7_结果.png


古兜温泉度假村

  玩累了可以来古兜温泉度假村放松一下。这里集合了大山、大海、湖泊、瀑布、沙滩、温泉之胜景,露天温泉以其优质温泉水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融合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和风格,温泉谷三面环山,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温泉,一种是海洋温泉,另一种是氡温泉,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的双料温泉,堪称“一地两泉、双重享受”。温泉谷分为唐式、欧式及日式三个不同风格的温泉区,共有62个温泉池。

8_结果.png


龙泉龙翔谷

  如果你是泡温泉爱好者,龙泉龙翔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龙翔谷.养生温矿泉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圭峰山旅游凤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飞潭景区内,她依傍瀑,清泉流淌,碧珠飞溅,与绿交融,古树参天,是天然的大氧吧,在四周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的大氧吧中泡温泉。景区内有23个大小温矿泉池,其优质温泉水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质,更有牛奶池、中药池、按摩池等,是修身减肥、五花养颜、疏风解表等养生功能。

9_结果.png


三十三墟街(《狂飙》拍摄地)

  三十三墟街建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代硕儒陈白沙先生曾在此写下诗句“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塵,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诗中道出了三十三墟街当时的热闹繁华。这里像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西关的街道,但是这里显得更为朴素,脱落的墙面和长着青苔的石阶让这里有一种古朴沧桑的美感。

10_结果.jpg


长堤风貌街(《狂飙》拍摄地)

  长堤风貌街位于蓬江河畔,全长0.8千米,是江门市老商业区和历史街区。1902年江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后,长堤航运开始兴盛,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沿街建成的长堤骑楼汇聚了中西元素,代表东方传统风格的浮雕、“满洲窗”和西式的罗马柱、各种精巧的雕花、剥落的壁画等元素都在此碰撞,形成了长堤骑楼独特的“侨味”风格。时至今日,中西合璧的骑楼已有数百间,成为长堤路上的特色景观。

11_结果.jpg

周家亮 摄


梁赞故居

  梁赞故居位于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梁赞原名梁德荣,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梁赞故居是建于清代的传统广府式院落,分“拜师堂”“传承堂”“荣生堂”以及梁赞曾经居住过的寑室等,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工艺有木雕、灰塑、彩绘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

12_结果.jpg

吴兆民 摄


梅家大院(《狂飙》拍摄地)

  梅家大院于1931年由当地梅姓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仍原貌保留较为完整。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以及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视察后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临时大总统》等电影、广东省电视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反映华侨之乡情况的电视剧也以此为外景拍摄,致使梅家大院又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因此,梅家大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

13_结果.png


石花山公园

  台山石花山公园坐落于台城东北部,公园内有山、有水库,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山顶有多处如“石花山”“含辉四照”等明清时期石刻。自古以来,石花山便是“台山八景”之一。山腰有古色古香的西岩寺、庄严肃穆的飞虎队纪念亭,及长达5.6公里的环湖林荫道,是市民休憩、散步的好去处。

14_结果.jpg


海宴华侨农场

  海宴华侨农场在1963年9月为安置归侨决定创建,1964年开始,由第一批归侨学生与当地人民,在沿海一片杂草丛生的盐碱荒滩,披荆斩棘,手挖肩挑,构筑海堤、围垦造田,建设家园。建场后,先后安置了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4000多人,并且吸收台山海宴新河、护亨两个大队并入农场。

15_结果.jpg

陈熊海 摄


瑷露德玛芦荟庄园

  瑷露德玛芦荟庄园位于台山市四九镇,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美国田园风情的芦荟主题庄园。芦荟庄园按照“自然风光+异域风情+休闲度假”的思路设计,专注原生态芦荟文化旅游,入美国田园生活理念,塑造极具美式风情的高品质田园综合体,集有机芦荟种植、生态景观观赏、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缔造中国的芦荟“普罗旺斯”。庄园种植芦荟面积达1000多亩,约200多万株芦荟,不同区块的芦荟处于不同生长期,因此可观赏到不同形态的芦荟。

16_结果.png

彭伟宗 摄


“剧粉”们事不宜迟

赶紧来《狂飙》打卡点

跟着这条“狂飙游”路线

不负春光

一路“狂飙”吧!


来源: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来源:新会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