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未成年人的防诈骗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诈骗意识,掌握防诈骗的技能,小编特推出了一份防骗指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针对未成年人的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四种
游戏皮肤“大陷阱”
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红包返利“杀鱼盘”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软件、聊天工具等多种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导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便在群内添加未成年人好友,再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游戏防沉迷”骗钱财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不法分子会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假明星发“假福利”
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
02
反诈小贴士
电子游戏快乐多,网络交友便利多,互联网络套路深,网上聊天要认真。处在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不应被诈骗分子伤害利用,希望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日常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引导,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类骗局中。
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黑手,未成年人需要做到“四不轻信”:
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03
家长应怎样帮助孩子
规避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一)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二)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散布在网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更不能随意向陌生银行卡转账;
(三)在做好防诈骗教育的同时,要适当告诉孩子一些网络犯罪的案例,提醒孩子一旦觉得网上的某些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要及时向家人或老师求助。
法官提示
未成年人应保持健康、
良好的生活方式,
少和电脑、手机纠缠,
多去拥抱大自然,
畅享阳光和新鲜空气,
生活明朗,未来可期。
来源:长春新区人民法院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