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图片新闻
这里的灯最美!新会鱼灯高高挂,匠心非遗寄福话
来源:新会文旅    发布日期:2023-01-28

  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新春每一个餐桌必不可少“鱼”的美味。在新会,鱼还化身为灯传递祝福。美轮美奂的非遗“新会鱼灯”,让团圆喜乐的夜晚增添无限光亮。

  “鲤鱼屈屈尾,主人好生理;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以往每到春节,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西隅路总会挂满各种灯,有鲤鱼灯、腊鱼灯,走马灯等等。兔年春节,在新会人民会堂周边、新会学宫棂星门湖边、新会区景堂图书馆等地,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新会鱼灯,象征年年有余的“非遗”鱼灯,再次点亮新会“春晚”的街头。 

1_结果.jpg

▲新会鱼灯点亮兔年春节的夜晚。


非遗展陈 年味更浓

  新会鱼灯是新会有名的传统工艺,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于2007年入选江门市级非遗名录。新会会城兴鲤鱼灯的习俗,与会城人喜欢鲤鱼有很大关系,鲤鱼形态丰满,身上有金色鱼鳞,被视为丰收和吉祥的象征。此外,“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鲤与“利”谐音、生鲜鲤鱼有“好生理”的意头。新会鱼灯一般挂到正月十五,有的还会挂一整年,只为祈求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富贵吉祥。

  据介绍,新会区在今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福瑞兔年 春满葵乡”主题文化旅游体育系列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其中,2023年新春鱼灯展于1月17日(年廿六)-2月5日(元宵节)举行,并与新会传统非遗文化和各镇(街)风景名胜、特色产品等结合,在增添喜庆气氛的同时打造亮丽的新会文化展示窗口。

  肚子圆圆、鳞片闪闪,宛如鲤鱼于空中戏水畅游,妙趣多多,寓意吉祥,这些鱼灯无疑成为节日新会街头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这样描述新会的鱼灯:“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

2_结果.png

▲新会鱼灯。

  为让更多人可以领略鱼灯之美,丰富春节假期活动安排,新会区除了在重点区域展陈超200盏鱼灯、宫灯等,大年初二当天,还在新会文旅展陈馆(玉湖小苑)举办新会鱼灯制作活动,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学习制作新会鱼灯,切身感受非遗魅力。

3_结果.jpg

▲市民在大年初二积极参与新会鱼灯制作活动。


全家动员 匠心非遗

  一竹一纸一鱼灯,看似简单的组成,其实,一盏小小的鱼灯需要许多繁杂的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要搭建鱼型框架,把竹削好,按所需长度裁剪,扎成不同大小的圆圈制成鱼的躯干骨架,交接处用韧性强的纱纸粘住;再用木版刻制鱼头、鱼尾、鱼身等图案,涂上胶水,盖上红纸粘印后在金粉中拍打,形成金光闪闪的鲤鱼身体图案;最后上浆贴纸,在骨架上涂上胶水把鱼鳞纸贴上,鱼脊上开一小口用来点火和放置蜡烛。

4_结果.jpg

▲制作新会鱼灯首先要搭好框架。

5_结果.jpg

▲鱼皮是用红纸加上金粉拓印。

  “这次鱼灯展筹备时间紧,我们提供了60多盏各式鱼灯,复杂些的鱼灯大半天时间才能制作出一盏。”新会鱼灯区级非遗传承人李健华说,为赶在春节前完成展陈需求,家里父母、姐夫、儿子等齐齐上阵,耗费超一周时间才合力赶制出这批精美的鱼灯。

  李健华表示,过去很多人都有挂鱼灯、赏鱼灯的风俗习惯,现在群众过年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新会鱼灯的普及推广度也越来越少。据了解,过去会城的每条里、巷都在入口处设“社公”(社坛,一方土地之神),农历正月十二晚“社公”开灯,小孩就提着鲤鱼灯,聚集游玩,成群穿街过巷“游灯”,口唱“游灯,游灯,捡个银钱两份分(会城方言音pang,‘平分’的意思)”。正月十五为“大灯晚”,一连几个晚上都是小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至十六日就“完灯”,有的延至十八日才“完灯”。

6_结果.png

▲新会鱼灯。

  “现在会城这边也会有人自发挂鱼灯或提鱼灯巡游,而此次鱼灯展以及制作鱼灯等活动的组织,也让更多人熟知新会鱼灯,回味旧时新春记忆。”李健华表示,新会鱼灯制作技艺较复杂,制作成本略高,回报收益低,目前传承不多,但他们仍充满热情,儿孙接棒传承非遗,在创新中加以推广。

  “鱼灯传承已走进葵城中学等学校,希望新会鱼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继续传承下去。”新年伊始,李健华初心不忘,将继续把鱼灯非遗文化和技艺从父母一辈接好、守好、传好。

7_结果.png 

▲新会鱼灯传承人李健华及其父母。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农村报、新会区文化馆

(来源:新会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