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卫生健康局 > 党务公开
用心用情听民声解民困,做有温度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19-11-11

图片1.png

图1:人民医院回复门前公交站

图片2.png

图2:结防所装修前后对比

图片3.png

图3:在各大医院设立党员示范岗

图片4.png

图4: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微笑·贴心护士”评选活动

图片5.png

图5:设置自动报告取单机

图片6.png

图6:为患者免费提供轮椅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会区卫生健康局坚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实“改”这篇文章,深入一线调研,群众最急最最盼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促进医改工作提质提速,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一、改善就医环境,让群众少操心

    区人民医院停车难是前一段时间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局党组迅速研究改善措施,并促成区人民医院在肿瘤科前空地新建停车场、扩大后山停车场面积,增加至570多个停车位,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探病停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反映人民医院就医出行难的问题,积极与区交通运输局、新会公汽分公司协调恢复住院部门前公交站,方便群众就医出行难的问题。

    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养老也是人民群众日益挂心的“操心事”区委区政府从解决民生实事的高度斥资5亿兴建区养老中心,区卫生健康局挑起重任,加快工程进度,目前,区养老中心土建项目已全部完工,室内装修工程基本完成,行政人员已于11月开始进驻,力争年底前投入运营,将为我区群众提供350张优质医疗床位和650张养老床位。

    就医环境也是群众的操心事,针对调研中反映结防所住院环境破旧的问题,区卫生健康局投入近200万,对该院700多平方米住院部进行重新装修,新增床位45张,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优化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让群众少烦心

    群众就医,回来奔波,反复检查是患者反映最多的烦心事。针对这一问题,区卫生健康局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投入956万元打造以医疗卫生业务为主线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全面配合江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全区已统一使用江门平台的新基本公卫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整合及优化管理,实现从居民出生到死亡全过程完善的健康信息记录,形成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用便捷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截至10月,我区共有20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上线数量居全市首位,切实缓解了异地参保人看病就医报销难问题。另外,区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开通网上门诊预约服务,增加门诊自助机和检验、检查报告及胶片打印设备,推动影像云胶片、智慧药房、中药代煎快递上门等便民惠民措施落地;区妇幼保健院结合实际探索开展孕妇微信在线自助早孕建档服务,孕妇安坐家中就能完成建档,有效解决现场填写资料等候过长的问题。同时,通过加大医联体建设,实现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卫生院下沉,大大改善了基层分院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使农村群众足不出镇就能够享受到区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注重人文关怀,让群众就医少揪心

    家人病了,如何就医,看什么医生是群众的揪心事。区卫生健康局设身处地,想群众所想,完善就医环节的人文关怀。区中医院统一制作科室标识,方便患者辨识和记忆;增加服务窗口,设立综合服务台,对导诊工作进行重新布局;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开展“温馨病房”评比活动,进一步营造温馨、舒适诊疗环境。区妇幼保健院增设产科夜间门诊,解决了上班族产检时间冲突的难题;专门开设了新生儿黄疸日间光疗门诊,解决了因光疗而母婴分离的问题;增设午间、夜间B超服务,实行B超24小时值班,全天“不打烊”,把方便留给患者;开展“微笑·贴心护士”评选活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在各大医院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导诊台设立便民服务处,为患者免费提供轮椅、拐杖、针线、充电宝和设置自助售卖机等,让患者得到更省心、更舒心、更暖心、更放心的优质服务。

    “用心用情听民声,为民服务解难题”,主题教育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为民服务、为民尽责,围绕这一初心使命,区卫生健康局将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学、干、改”同步,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全力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