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工作动态
区住建局“四个抓手”夯实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线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01-11

  进一步落实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防止聚集性传染、杜绝聚集性疫情事件发生,区住建局以“四个抓手”夯实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线,确保岁末年初全区住建行业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针对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来源广泛、作业聚集,疫情防控难度大、任务重的特点,区住建局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健全“三个机制”,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1.jpg

  一是健全组织管理机制。牵头完善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并组织专班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夯实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应急值守机制。修订《新会区在建房屋市政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定期向建筑工地推送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从严从细落实防控应急工作。。

  三是健全层级责任机制。向各镇(街、区)、全区在建工地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与所有在建工地的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施工班组及工人签订防疫承诺书,督促各参建主体和全体参建人员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切实压实部门、属地、企业、个人“ 四方责任”。

  二、以数字监管为抓手,科技赋能防疫规范管理

  积极运用工地用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助力疫情防控,加强对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日常管理。辖区内所有工地全面接入实名制管理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新进人员的实名信息,要求所有外省返回人员和新进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工地,确保建筑工地重点地区来人排查到位、防疫工作到位。

2.jpg

  在工地门口的实名制人脸识别机处添置测温仪,安排专人对工人进行信息登记及体温测量,尤其是对新进人员进行健康码和行程码筛查,只有人脸信息吻合、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的工人才能顺利进入工地施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漏一人。

  此外,通过线上登记数据留痕,抓严人员流动管理,提高项目精细管理水平,助力应急处置时涉疫信息快速溯源,以“小数据”筑牢“大防线”。

3.jpg

  三、以督查指导为抓手,抓严抓细防疫措施落实

  从严抓实督查。组织3个检查组对全区152个工地开展防疫督查,累计检查共出动456人次,检查项目数量152项,消除疫情防控隐患43项。对检查发现的工地人员密集、工人防疫意识不足、工地疫情防控物资不足等问题,责令施工、建立单位立即整改到位并定期跟踪督促整改情况落实,以强力督查强化防疫常态化管理。

  推行分级管理。将多次发现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工程项目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对该类项目的巡查力度,不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抽查,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4.jpg

  四、以宣传引导为抓手,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推动防疫科普“进工地”。通过工作微信群发布最新的防疫消息和工作提醒5200多条,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指引;投放一波宣传物料,要求全区建筑工地在显眼位置张贴《广东疾控提醒您》海报;用好工地“大声公”,循环播报防疫资讯,让防疫知识“声”入人心;将防疫知识纳入工人上岗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参建人员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习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多措并举搭建建筑工地防疫全方位宣传网络,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范围。

  广泛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工地施工人员、企业职工自觉接种疫苗、提高接种意愿,引导施工人员“应接尽接”,提高接种覆盖率。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建筑工人12007名,已接种疫苗12007人,接种率达100%。其中,已接种第二针疫苗11907人,覆盖率达99.2%。同时,谋划启动第三针疫苗接种的推广、组织工作,目前已成功动员111名建筑工人加强接种第三针,切实保障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筑牢建筑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