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我区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绣花”方式开展城市更新,进一步尊重城市肌理、保留城市特色、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立足保护活化,文化传承踏上新征程
依托葵乡冈州古郡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文化传承理念,进一步落实“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加大对历史记忆、文化肌理的保护活化,将新会的文化建设融入城市综合发展中,沉淀城区历史特色,延续城市特色风貌。
一是贯彻修旧如旧原则,重点完成新会书院二期修缮,对二进、三进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开放式前广场,使民国风格显著的外围墙完整无余地呈现眼前,书院主体建筑焕然一新。
二是加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工作,新会学宫历史文化街区、大新路—仁寿路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列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顺利完成挂牌保护工作,标志着我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迈入新征程。
三是贯彻文化教育理念,同步完成平山小学扩建工程,以先进设计、建造技术,在保留建校初期欧陆风格的不可移动历史文物建筑基础上,扩建出教学楼、功能楼、体艺馆三大主体区域,和谐融入周边中心园林区景致,从教育渠道实现文化传承。
二、着眼民生需求,打造幸福宜居环境
以推动城市更新为切入点,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大抓党建、深化治理、惠及民生的切入点,2021年以来精心完成兰苑新村一期、深源里、明翠新村一期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数量较2020年增加了1.7倍,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城市重新生长。兰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更成为全区第一个增设管道燃气、第一个落实“三线”落地规整的老旧小区,从“脏乱差”变身“整洁美”,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样板。
同时,完成电梯加装38台,见缝插针建成10个口袋公园,进一步打造宜居幸福城市“实景图”,居民满意度、幸福感持续上升。
建成10个口袋公园
三、精细城市管治,推动生态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既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为夯实城市治理基础,我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城乡供水、垃圾治理短板,推进潭江河流治理、江新联围加固工程、新会城乡一体化项目及鑫源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基础工程,并推动固废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动工建设,从稳固河道流域、治理污水垃圾等方面创新管治措施,为推动生态持续发展打好城市治理基础。
鑫源水厂二期扩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