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我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于2022年4月启动15条“能喝水”的人行道升级工程,包括圭峰路、圭峰东路、潮兴路、侨兴路、振兴一路、人民路、南园路、募兴路、朱紫路、厂边路、南新路、古榕路、民生路、爱民路、镇前路,惠及22个周边老旧小区。
目前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共重新铺装人行道约6.3万平方米,新修盲道约8千米;改造树池超1000个,增设止车石500多处,更新装饰井盖452个,重新铺设地下管线3千米等,让人行道更宽敞、更平整、更美观。此外,此次改造还践行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大大提升人行道吸水、蓄水能力,既刷新“颜值”,又提升“内涵”。
“以前人行道地砖塌陷翘起,走在上面会涌出水来溅在脚上,有时还会滋长青苔,一不小心就摔倒受伤。”住在圭峰东路的居民钟女士表示,“改造之后的道路平整、宽敞了许多,下雨也不会打滑,走起来放心很多。”
人行道瞬间吸光“雨水”
为了模拟瓢泼大雨倾盆而注的场景,工作人员将一大桶水倒在了人行道上。改造后的人行道如“海绵”一般,在两分钟内就“喝干”了所有的水,没有出现想象中“水淹金山”的状况。
两分钟后,地面无积水、不打滑,只留下水漫过的痕迹
随后,工作人员又在普通人行道上倒下等量的一桶水,发现水渗透速度明显较慢,并向四周流淌,10分钟后仍有明显积水。
改造工艺“暗藏玄机”
路面吸水效率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工程采用透水砖及海绵铺装工艺,将更好地“吸收”路面积水。同时,配合人行道的雨污系统,将多余的雨水就会顺着管道排到市政管网中,实现大雨不水浸、小雨不湿脚的步行体验,在脚底的方寸之间提高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此外,改造充分考虑了周边群众的诉求,一并解决了下水道堵塞、旧污水管径过细、雨水倒灌商铺等“旧疾”。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海绵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降雨洪涝方面的弹性,让整个城市更加生态、更有韧性、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