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工作动态
【“童”心呵护,共创未来】新会区住建局“三度融合”打造儿童友好区域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1-02

  放学点等候区、彩色道路、儿童游乐场、公共场所儿童配套设施、儿童友好绘画展示……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新会的老旧小区里增加了不少的儿童友好区域。这是新会区住建局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县区建设的工作部署的成效缩影。

1.png

  近年来,新会区住建局积极探索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更新的进程,从儿童安全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施提升等方面进行适儿化改造,建成一批儿童友好区域,推动儿童友好空间不断“扩张”,让“儿童友好”与“城市美好”共成长。

  一是围绕成长需求,拓展友好空间广度。因地制宜盘活原本坑坑洼洼的闲置绿地,将大洲园、龙兴花园等多个小区的“边角地”升级改造,同步融入“国球进社区”活动,新增配置全龄段活动器材、乒乓球桌、羽毛球区域、儿童友好设施等,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拥有“让自己跑起来”的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注重海绵城市的要求,运用透水混凝土加上彩色涂料进行打造,整体采用橘黄、天蓝等明快色彩,打造健康慢行步道和友好多彩空间,增强活动趣味性。

2.png

  二是聚焦一米高度,优化友好空间尺度。注重儿童友好建设细节,使用弧线或圆形等设计元素增强安全保障;完善和打造适合各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尺度的建筑体量,优化坐便器、洗手盆、座椅等基础设施的高度;增加母婴设施,为家长带婴幼儿出行消除顾虑。

3.jpeg

公园采用弧线或圆形设计并设置适配儿童尺寸的城市家具

  例如花园巷的公共厕所进行改造时,原本狭窄的空间得到重新改建,特别完善了无障碍通道和增设第三卫生间,配置儿童坐便器,方便儿童自主安全如厕;室外设置高低洗手盆,解决儿童洗手不便的难题。同时,在口袋公园中融入更多儿童友好元素。从儿童一米视角出发,增加儿童友好主题绘画活动作品等,营造温馨氛围。

4.jpeg

  三是守护出行安全,提升友好空间温度。为解决部分小学门前道路车辆与学生等候区混集冲突的问题,区住建局联合属地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多次到现场调研,在校门口划分放学等候区,策划“美丽上学道”等,争取改善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同时,持续推进规划设计,拟针对红卫小学、南宁小学等路面铺装破损、局部水浸严重、围墙缺乏宣传美化等问题进行改造,多渠道提升儿童友好空间。

5.png

红卫小学围墙改造前后效果图对比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继续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加强与属地社区、妇联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探索儿童友好的建设需求,在老旧小区改造为儿童营造更多友好成长空间,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