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 > 党务公开
“五招”并举 破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难题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6-30

大红本’办下来,我悬了多年的心,终于放下来。”陈伯高兴的说。陈伯的房屋由于前置手续缺失,难以办理不动产权证。与此同时,此难题也一直困扰着该地块共20户业主。

近日,新会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不成事”专窗在接收陈伯的申请后,立即派出党员服务队展开调查,实行“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工作法,主动联系属地镇政府,多次实地走访,找到该房屋的用地报批原始文件;横向联动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成功在当天为群众出具不动产权证书。

窗口兜底,群众有底。近年来,江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新会分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办不成事”反映专窗作为检验服务的“镜子”,针对企业、群众办证难的问题,巧用“五招”,切实做好民生兜底服务。

开通兜底服务,关切民生出“实招”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全省率先设立不动产登记“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实行专人专窗,主动为群众提供兜底服务。群众可以通过专窗,直接向专窗人员诉说困难、寻求帮助。专窗人员在耐心了解群众“办不成事”情况的同时,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诉求内容和个人信息等。在受理案件中,困扰某群众20余年的办证难题在10个工作日内被破解,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揪心事。

提高服务能力,化解难题出“硬招”

以《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主题党日质量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业务学习日制度,将“办不成事”专窗工作经验纳入“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党建促业务协同发展,推动工作人员服务理念从“被动保守”向“主动高效”转变,探索不动产登记新路子,精准把脉解决难题。定期组织培训交流,由作风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业务小组长,培养“全能型多面手”,让群众能办成的事越来越多、办不成的事越来越少。

实行“专窗+服务”,疏通堵点出“高招”

构建以专窗为圆点、业务部门为主线的服务体系,由专窗人员无缝对接服务对象,将各项业务从“并联”变“串联”,创新打造“办不成事”专窗+服务。例如,针对企业办证费时费力的情况,实行“办不成事专窗+企业不动产登记服务”,定制“一企一策”解决方案,现已有200多家企业享受到服务红利,其中江门某公司在一日内完成厂房转移登记并取得不动产权证,成功破解其生存发展难题。目前,已创新推出“办不成事专窗+侨胞登记”“办不成事专窗+税务”等特色服务。

创新运行模式,部门联动出“真招”

成立问题处理专责部门,由党员干部联动住建、税务等职能部门处理群众诉求、解释答复和后续问题,全面整合资源,形成最大合力。例如,由于李先生的老房子确权书与购房合同地址不一致,导致不能完税,20多年来难以办理不动产权证。专窗获悉难题后,主动代入群众角色,多次牵头召开会议,帮助李先生到乡镇、税务等部门“跑腿”,老房子终于取得“身份证”。专窗开设以来,已形成“内部排查,税务联动”“横向连接部门,纵向对接乡村”等经验。

推行“移动式”窗口,延伸服务出“妙招”

创新推行“移动式”窗口,延伸服务范围,设立党员“上门服务”活动队,将专窗前移到群众家门口,主动上门解决办证难题。推出全省首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流动车,突破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推广工作上多点发力,到村(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活动,让不动产登记服务更贴近群众。

截至六月,“办不成事”反映专窗现已受理群众诉求124宗,为群众解决难题并颁发不动产权证31本。下一步,江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新会分中心将进一步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常态化工作中发挥更大效应,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