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区自然资源局推行“1+3+N”工作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要素保障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9-18

  今年以来,全区出让土地面积2729.5亩(占全市36.2%),金额共25.28亿元(占全市44.7%,同比增加77.3%),面积和金额均位列全市第一。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区自然资源局持续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推行“1+3+N”工作模式(即1个专班+3种机制+N项举措),为“加快建设‘一园三中心’”“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蓄势赋能,助力新会经济“加速跑”。

  一、组建1个专班,为资源管理夯实基础

  成立区自然资源局“百千万”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要素保障组、县域经济组、城镇建设组和政策制定组5个工作组。各组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保障。

  二、构建3种机制,为要素支撑提供保障

  一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做好服务保障。实施重点重大项目自然资源配置保障协同工作规则,实行入库管理、随时反馈、即时调度的协同工作模式;并以“并联同步跑”代替“串联接力办”,打出“贴心服务+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组合拳,有效衔接项目各环节,全流程、高效率保障自然资源要素供给,服务支撑重点重大项目落地。

  二是构建政策研究机制,做好政策保障。成立政策研究工作专班,局领导带头加强政策研究和文件解读35次,确保了国土变更调查、多余砂石土、空间规划、绿美广东、节约集约用地等政策及时及早落地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硬支撑。如:鸿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区的小微企业,主营不锈钢锅加工项目,原厂房用地面积2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100平方米,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紧急申请工业升级改造,拆除旧厂房,在原址新建更大规模的厂房。区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研究有关政策文件,在市自然资源局指导下,帮助其向区政府申请调整容积率上限,新建厂房建筑面积96134.68平方米,增加了71034.68平方米,助力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源,增资扩产。

1.png

(鸿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房效果图)

    三是实施培训工作机制,做好人才保障。落实“自然资源大课堂”培训计划,坚持开门办班,已组织培训7期、达520人次,涉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变更调查与常态化监测、点状供地、耕地保护、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不动产政务服务、森林防护等方面,与各镇(街)及有关单位齐学共进,为全区自然资源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2.png

(2023年自然资源大课堂开讲)

  三、推进N项举措,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留空间全面将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平台纳入新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为产业发展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全面统筹实施规划一体化,制定了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战略规划编制;高品质打造珠西枢纽新城,编制《珠西枢纽新城产业规划研究》和《珠西枢纽新城城市设计体检与导控优化》。加快镇级空间规划编制和报批,开展控规评估、编制与调整以及村庄规划提升工作,加强重点园区、平台的规划研究和控规覆盖工作。落实《2023年度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计划》,已编制规划方案初稿33个,通过区规委会审议22个、市规委会审议11个,取得市政府批复10个。对于控规编制进度缓慢的单位,及时函告督促其加快进度。

3.png

(枢纽新城鸟瞰效果图)

    二是加快用地报批保用地已取得用地批复32个7686.093亩,审批临时用地8宗215.36亩。大泽园区普乐10GW超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制造项目用地需求约556亩,其中214亩需办理用地报批手续,于7月14日开始组件,经积极沟通属地、部门出具相关报批材料,于7月24日将主要报批材料报至市自然资源局,在其大力支持下,通过边审批边补正的方式,最终于8月29日取得建设用地批文,比正常组件及审批用时共缩减超2个月。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服务局领导带队到镇(街)调研、深入企业“把脉问诊”23次,召开涉高质量发展会议17次,开展调研学习120人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精准施策破解土地供应问题,会同区科工商务局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供地工作中存在的选址、引进、土地平整、能耗、环保、规划等问题,明确解决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效推进。“挂图作战”加“并联审批”力促项目早落地,针对全年工业用地供应清单,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同步开展土地平整、招商引资和土地出让等工作,并实行“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模式,使“拿地即动工”“拍地即交证”成为常态。截至8月底,我区共有2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数量位居三区四市之首。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接下来,区自然资源局将继续聚焦基层面临的困难,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继续推进创新改革、提质增效,持续增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