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 > 政策文件
《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解读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1-29

  一、规划背景

  根据《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审议稿)《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区编制了《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总体目标

  海洋经济实现新发展。加快海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海洋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至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2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约8%。

  海洋产业结构新优化。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革命性的突破。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海洋产业拓展新空间。陆海统筹、江海湾联动发展加速推进,在海洋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力推动重点园区扩能增效,着力打造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尤其是银湖湾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海洋创新植入新动力。主动对接深港澳经济圈,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搭建产业科技支撑平台、产业孵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和引进取得突破。

  海洋生态保护形成新局面。加强海域排污总量控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省下达考核目标。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开展海域岸线综合整治,建设美丽海湾、观海长廊等取得明显成效。

  海洋文化得到新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力推动,海洋文化交流、海洋文化产业得到发展。“海防文化”“宋元崖门海战文化”等纳入广东省海洋文化建设的内容。

  海洋综合管控新改革。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海洋环境观测评估体系更加健全。用海用岛规范,海岸线资源管控有力。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健全,海洋执法有力有效。

  三、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科学配置要素资源,突出滨江临海的特色,继续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带两核”的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即银洲湖两岸产业集聚带,重点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银湖湾滨海新区,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制造等高新产业,大力发展科创教育、康复疗养、滨海旅游、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综合型总部企业,以及销售中心、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等职能型总部企业;新会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临港保税等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业。

  四、构建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与资源优势,结合“珠西战略”“大广海湾战略”和“银洲湖新城发展战略”,加大海洋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加强需求侧管理,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加快提升港口物流业,大力发展滨海文旅业,着力建设现代海洋渔业,积极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壮大海洋产业规模,提升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新会经济发展主战场。

  五、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促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涉海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促进海洋创新成果转化。成立海洋创新联盟,加强海洋制造业和海洋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创新。结合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进和培养与海洋产业发展相协调的素质优、层次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六、推动海洋经济开放合作

  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大广海湾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加强互联互通,为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深度参与大广海湾综合经济发展区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着力打造珠江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开放合作关系。

  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秉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坚持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管控手段,实现新会区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大力提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效能;加强海洋环境观测能力建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灾害观测、预报、预警能力。统筹海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污染控制和整治,实施更加严格的入海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推进海洋产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营造优良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咨询联系电话:新会区自然资源局海洋经济与海域海岛管理股, 0750-6632810

文件链接: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图解:《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图文解读

音频解读:《新会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音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