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8-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根据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的部署,深化圭峰会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期间,圭峰会城团工委、圭峰会城社区(村)与各高校团队实现精准结对、长期结对,以解决圭峰会城实际问题为导向,助力圭峰会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镇,推进乡村振兴。
非遗传承义教启航
湛江科技学院“蒲公英”实践团于会城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开展“新会青春荟,点亮非遗夜生活”青年夜校活动。实践团详细介绍葵艺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与青年学员一同DIY葵艺作品,让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为葵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侨”光遗彩突击队受圭峰会城团工委委托,开启了“鱼灯”非遗文化课程。团队老师及学生介绍新会鱼灯的起源、制作技艺,带领青年学员制作“鱼灯”明信片,在手作体验中感悟新会非遗文化的魅力。
除此之外,“侨”光遗彩突击队赴新会星辉幼儿园和南园社区开展“传承葵艺”非遗课堂活动。课堂将传承和创新相互结合,通过亲子共同体验的方式,普及葵扇的相关知识及其制作技艺,队员们手把手教亲子家庭编织葵扇,让葵艺文化在实践与收获中代代传承。
文化宣讲润心无声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医路振兴”突击队赴会城城郊小学开展“陈皮药膳”文化宣讲。课堂上,突击队以名人与陈皮的故事为引子,开展陈皮文化宣讲,讲解陈皮的制作工艺、保存方法以及作用功效,让少年儿童在了解陈皮文化的同时理解背后蕴含的公共卫生健康意识。
湛江科技学院“蒲公英”实践团在会城碧桂园社区开展“新会非遗”文化宣讲。活动中,实践团面向社区居民重温葵艺的故事,深入介绍白沙茅龙笔与新会陈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互动体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安全课堂健康相伴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医路振兴”突击队赴天禄村,从中医推拿、刮痧文化、八段锦教学、应急救护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公共卫生安全课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亲身示范中医推拿技巧,引导村民实操演练,加深村民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认识,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健康保健手段。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赴城郊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暑假安全教育”课程。从预防溺水、交通安全到食品安全,队员们逐一剖析了假期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分享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中医温情义诊惠民
在天禄村的“老人之家”,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医路振兴”突击队搭建起临时诊疗点,为村民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队员们的专业与热情,赢得村民们的广泛赞誉,也进一步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彰显了医疗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圭峰会城团工委联合各高校深入学校、社区及乡村,通过多样化的宣教形式与渠道,共开展宣传宣教主题活动23场,广泛普及了非遗文化、中医文化、健康卫生及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下一步,圭峰会城将继续围绕“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任务,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多样化多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圭峰会城高质量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会城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