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奋战“百千万工程”】发动群众聚合力 微改巧造换新颜——大洞村“百千万工程”农房改造经验分享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2-28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在圭峰会城的重点培育下,大洞村以创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为抓手,聚焦农房微改造,通过“群众参与、创新模式、实用为本、生态活化”四大举措,累计完成危破房改造4户、收集建筑余料20吨,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实现了乡村风貌提质、居住环境升级、干群关系融洽的“三赢”局面。

  群策群力

  织密危房排查“一张网”

  大洞村坚持“群众主体、村委主导”原则,通过“三步走”全面摸清底数。一是逐户动员,组织村民自查房屋隐患,建立“一户一档”台账。二是专业评估,对危房结构、破损等级分类定级。三是精准施策,按“轻重缓急”制定改造计划,明确修缮、重建两类路径。通过该模式,实现全村危破房“底数清、方向明、推进稳”。

  创新模式

  激活多方共赢“动力源”

  大洞村首创“资源循环+共建共享”机制。一是盘活闲置建材,村集体出资回收村民建房余料,统一调配用于公共区域美化及危房修缮,既减少占地堆放,又节约改造成本。二是推行“以工代补”,组织村民自发参与农房危破房行动,按需领取建房余料,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村民干一点”的多元投入格局。

  内外兼修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坚持“功能优先、风貌协调”原则,推动改造成果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一是强化实用性,重点加固屋顶防水、墙体防潮等结构,增设储物空间,解决村民实际需求。二是提升美观性,统一外立面风格,打造连片式的农房微改造样板。三是注重长效管护,建立“村民监督+网格员巡查”机制,确保改造效果持久惠民。

转存图片

改造前

转存图片

改造后

  生态活化

  旧地新颜亮出“新名片”

  大洞村以闲置宅基地和旧队址为切入点,创新实践“四小园”建设。一是盘活未利用宅基地,统一规划建成生态小花园、小果园,种植观赏花卉和本土果树,既美化环境又提供休闲空间。二是改造旧队址为陈皮仓储与展示馆,修缮加固原有建筑,保留传统建筑风貌,植入现代仓储、文化展示功能,打造“储存+科普+展销”的一体化空间,既通过“小切口”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又带动文旅融合与村民增收,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格局。

转存图片

改造前

转存图片

改造后

转存图片

改造前

转存图片

改造后

转存图片

大洞村旧队址改造前

转存图片转存图片

大洞村旧队址改造后

  从危房改造到“四小园”建设,大洞村以“百千万工程”为纽带,实现了从“破旧散乱”到“宜居宜业”的华丽转身。下一步,圭峰会城将深化“百千万工程”成果,探索更多聚民心集民智、群策群力促提升的智慧路径,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圭峰会城“百千万工程”指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