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滨海新区全域15个在建项目全部在岗工人的健康状态,滨海新区利用粤省事“团体码”收集信息数据,对在建工地全部在岗工人开展排查,实时查看团体成员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等状态,实现“一地一码,一码一管”,让团体防疫实现“掌上可查,指尖管理”,为战“疫”赋能。
滨海新区为15个在建项目申请了粤省事团体码,抽调8位青年先锋岗前培训后,根据在建项目人员规模,分7个工作组进驻各在建工地,督促、指导在建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资料员加快录入工地人员数据。目前,团体码已加入人数约1072人。
发挥大数据作用,全方位掌握在建项目工地人员疫苗接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检查、黄绿码数据。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从严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落实在建工地人员出入登记、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及7天行程排查、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制度,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确保防疫措施到位。
团体码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企业自身日常的健康申报工作,大幅提高管控效率。当成员状况出现异常时,管理员的“团体码”管理页面状态也会随之变化提醒,管理员可立即作出响应,查看所有不符合团体防疫要求的成员并一键向其发送短信提醒,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高效、便民。
管理员根据上级疫情防控指引,设置或修改团体防疫要求,每天通过团体码早、午、晚3次收集成员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等信息数据,快速查看统计结果,精准筛选定位有问题的成员信息,将不符合团体防疫要求的成员归为异常成员,及时安排网格员根据相关防疫要求处置情况。
滨海新区以大数据为战“疫”赋能,全面推进辖区企事业单位、在建工地使用团体码,从严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筑牢筑密疫情防控安全网,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