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央农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试点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方案》要求,我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要素融合为重点,以六个“围绕”为抓手,稳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工作,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围绕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定位,夯实“三位一体”组织基础
一是深入开展联农扩面工程,规范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入社,2022年新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民社员2041人,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二是大力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工程,按要求分类改造镇级供销社4个基层供销社;三是以镇级供销社为基础,大力开展“开放办社”,累计建成三江镇新江供销社等村级供销社14个,拓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前沿阵地。
二、围绕提升社有资产为农服务效能,组建“三位一体”运营实体
一是以新会供销合作联社资产管理中心为资产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社有资产,实施租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并通过“缴费云”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一体化”和“网络运营一体化”;二是制定《新会区供销合作联社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从社有资产收益中提取20%作为合作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供销社综合改革项目和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建立以来共提供59.1万元用于支持5个社有企业发展。
三、围绕高效便民服务,打造一站式“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升级赋能新会区供销社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对接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拓展生产、供销、信用综合服务功能,搭建面向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窗口;二是线上对接各大电商平台,线下联结供销系统4个配送中心和26个城乡经营网点,构建集配送与零售于一体的供销网络;三是推进“1平台10中心”融合发展,依托各镇村助农服务中心,把服务资源下沉至基层,对接社员、农户和其他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四、围绕联合合作上下贯通,搭建“三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
在生产服务方面:一是与省社直属企业广东天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农资区域配送中心,依托各基层供销社,建成农民生产服务中心9个和庄稼医院34个,搭建专业化农资农技服务网络,打造供销社“绿色农资”服务品牌;二是为全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从种苗到成果收获的全程化服务,其中与陈皮人家合作打造的新会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超过1000亩;三是通过“县域平台+镇级供销社+村级基层社+农户”的链条式服务,实施水稻统防统治农业社会化服务4万亩次。
在供销服务方面:一是重点建设新会区供销社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中心,预计2022年底竣工。配合建设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冷链物流储配仓6个,构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二是打造供销系统放心农产品种植基地,新建成新会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个,累计建成农产品种植基地10个。三是入股200万元参与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产销对接网络省级平台企业建设,打造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四是加快培育“供销国有新会陈皮”品牌,与广州市陈李济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合作共识,带动农户、生产商、经销商联结成为效益共同体。目前我社与陈李济合作共建的新会陈皮标准加工场、标准储存仓库近10000平方米。
在信用服务方面:一是加强与农业银行合作,为纳入新会陈皮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种植户和经营主体提供“白名单”认定担保,以免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二是农业银行江门新会支行为共创新会陈皮农技服务有限公司的稳定客户额外增加每户10万元至50万元的授信贷款额度,指定用于向该公司支付购买农资、农技服务等;三是加强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动“粤供园区贷”农村金融服务试点工作。
五、围绕功能和要素融合,建设“三位一体”数字化平台
一是依托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关键数据的录入和监测,为新会陈皮生产、加工、销售等提供导向,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核心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二是重点培育新供销特色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对接各大电商平台,打造“网上供销”。盘活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以崖门、睦洲等2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为试点,打造电商直播间,探索开展镇级供销社农产品直播销售。
六、围绕加强党对供销合作社的全面领导,构建“三位一体”组织治理新体制
一是完善供销系统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按期召开社员大会,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二是以三江、司前、大泽、崖西等4个基层供销社为试点,指导各基层供销社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定期召开社员大会,把基层社打造成开放、民主、共赢的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三是理顺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业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实时监督管理,并自觉接受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