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初心使命,近日,大泽镇组织老干党支部、退休党支部老党员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追寻革命足迹,感受新时代产业创新发展成果。
赓续红色血脉,永葆赤忱初心
站在斑驳的南楼弹孔墙前,1945年七壮士浴血抗敌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当讲解员说到烈士们用生命坚守七天七夜时,老党员们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党徽——当年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青年,用血肉之躯诠释了“共产党员”四个字的千钧重量。作为经历过国家从贫弱到富强全过程的老党员,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直抵心灵。参观时,几位老干部不约而同在侨乡今昔对比展板前驻足。从南楼七壮士用土枪抗击日寇,到如今开平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种强烈反差让老同志们深刻体会到:正是无数这样的红色堡垒,铸就了今日和平发展的基石。
走进梁启超故居,古朴的青砖土瓦平房与怡堂书室映入眼帘。步入故居内,当年的生活场景、陈列的老物件,仿佛诉说着往昔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相互交流,详细了解了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在以“强国梦 中华情”为主题的梁启超生平史迹专题展中,老党员们驻足良久。从梁启超少年才俊崭露头角,到他为救亡图存奔走呐喊;从在异乡漂泊仍心系家国,到坚决反对复辟再造共和,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令老党员们深受触动。梁启超先生卓越的家教家风,更是引发了老党员们的热烈讨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写给子女的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以及对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传承。老党员们纷纷表示,这对新时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极具启示意义。 老党员们还走进开平博物馆,馆内陈列的老物件、文献资料,生动还原了华侨先辈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场景,在“漂洋过海谋生路,心系家国赤子情”的动人故事中感受着华侨先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
感悟非遗魅力,传承文化自信
在参观丽宫新会陈皮文化博物馆时,巨型陈皮年份墙与古朴的陈化仓模型首先映入眼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党员们穿梭于“千年陈皮史话”“非遗技艺长廊”“产业创新展区”,系统了解新会陈皮从唐代入药、宋代闻名,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遗的千年发展脉络。在古法制作工艺展区,通过3D全息投影还原的“开皮-翻皮-晒制-仓储”流程,引得老党员们频频驻足。“一片陈皮需历经‘三晒三藏’,如同党员一生坚守初心,在岁月沉淀中愈显珍贵。”老党员林伯感叹道。
在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园,老党员们沿着参观路线前行,在智能生产车间见证了自动化分拣、无菌化包装等先进技术。机械臂精准抓取陈皮的场景,与传统手工分拣的影像资料同步播放,生动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碰撞。最令老党员们驻足的,是“陈皮+大健康”产业展厅。这里不仅展示着陈皮酵素、陈皮含片等创新产品,从文旅研学路线到陈皮文化节,传统产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让老党员们倍感振奋。此次参观让老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紧密联结,纷纷表示未来将发挥余热,当好陈皮文化的传播者、初心使命的践行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银发力量”。
此次“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大泽镇将党性教育与实地研学相结合,既让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们感受到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蓬勃力量,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责任担当,继续为大泽的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