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门日报》报道了古井镇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发展后劲
禹工高通装备产业园投资6.5亿元,兴顺实业五金加工生产项目投资3.5亿元,嘉洋新型建材沥青搅拌站项目投资2.8亿元,东培建材机制砂项目投资1.3亿元,朗泓化工涂料及树脂、助剂项目投资1.2亿元,东培建材水洗砂项目投资1.2亿元……
据悉,古井镇2020年15个重点推进项目投资总额近22亿元。投资9000万元的威立雅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项目动工,芳源环保总投资10.5 亿元的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和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项目开工建设,宜大化工、海螺水泥、南洋船舶、亨源化工、耀隆摩托等项目进行技改备案,广上建材、擎宏科技申报江门市级工程中心,中新拆船、江门芳源、嘉洋建材和纤力玻璃钢申报省级工程中心……
这一切的背后,彰显的是古井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发展后劲。
南洋船舶今年计划交船五至六艘。南洋船舶供图
部门联动
强化疫情防控统筹“硬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古井镇高位推进部署,提升疫情防控的政治高度,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指挥协调组、排查稳控组、交通联检组、宣传指导组等10个工作小组,落实各职能部门具体工作职责,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古井镇党委书记于津说。
在古井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单位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该镇综治办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101个网格进行“网格化”防控,通过845名网格员,做到全镇“一户一册”排查率100%。该镇组织办依托“党建+全科网格”建设,激活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该镇宣文办通过微信公众号、“土味”宣传视频等强化舆论引导,确保疫情防控宣传不留死角。
面对疫情,除了医护人员成为抗“疫”先锋,公安民警同样勇敢“逆行”。古井镇派出所民警张建勋虽然家中有患病的妻子和年仅1岁的女儿,但是他主动放弃休假,迅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并迅速找到从疫情地区回古井镇却不报备的人员周某,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的时间;交警中队指导员林达荣主动申请投身战“疫”一线,成为坚守在沙堆镇梅阁至南门大桥出入口测温点的首批执勤人员之一,每天值守逾12小时;交警中队民警林群星婚假未完便主动请缨,加入到测温点的执勤工作中……
此外,古井镇中心小学的党员义工组成60多人的志愿队伍,自发加入社区封闭式网格管理队伍,协助管理社区行人及车辆出入,做好排查登记;该镇卫计局局长吴新荣与妻子组成“夫妻档”,竹乔龙村党支部书记赵惠芳与女儿组成“母女档”,慈溪村治保主任赵英权与母亲组成“母子档”,官冲村党支部委员李秀玲与家翁组成“翁媳档”等,进村入户,摸排村民家庭动向、做好厂企返岗人员和出租屋人员往来登记……他们既是疫情防控线索的“监督员”,帮忙跑腿的“快递小哥”,也是给居家隔离对象送餐的“外卖员”,还是开展心理辅导的“知心姐姐”。
古井镇综治办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101个网格进行“网格化”防控。
众志成城
增强复工复产工作“力度”
古井镇有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2019年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为了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古井镇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复工复产措施,包括鼓励减免企业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减免或延期缴纳企业第一季度员工社保、税金等费用;鼓励辖区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增强与中小企业联系,及时协调中小企业应对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解决企业因疫情产生的违约和纠纷情况。“以此稳企业、稳投资、促增长、谋发展,推动辖区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古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俭宁表示。
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古井镇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之一,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虽然疫情对企业生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影响,但是我们注重打好提前仗。一方面,做好企业和员工的疫情防控工作,对返岗人员细致摸排,编制应急预案,制定防控措施,将食堂就餐区分成5个单间,自制隔板餐桌,分区域、分时段错峰就餐,减少人员集聚。一方面,及早部署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实现100%复工和达产,第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产。”该公司副总经理吴芳表示,今年,企业计划在确保完成既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力争产值实现稳定增长。
据悉,古井镇严格落实“四个到位”“八个一”,要求企业积极承担复工复产主体责任,做好员工摸底排查、厂区内外消毒、员工检测体温、食堂分离就餐等防护措施,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在做好有序安全生产的同时,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到位。其中,中国中铁广佛江快速通道(三江——南门大桥)第三项目部采取包车形式,从湖南、安徽、四川、贵州、河南等地接回员工,有序推进施工生产任务;江门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建立“一人一档”建档分类制度,保证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全省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南洋船舶的生产曾一度受阻。为顺利实现复工复产,企业加强与古井镇委、镇政府联系沟通,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对生产计划进行微调,以确保建造新船的大节点不变为目标,使生产能力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我们有7艘船同时在建,今年计划交船5-6艘,全部出口日本。”南洋船舶相关负责人说。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当前,古井镇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正在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
战“疫”尚未结束。下一步,古井镇将紧扣提质增效,在经济发展上谋求更大突破。一方面,高标准打造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协助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探索“村+社会”资金合作形式,构建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推进扩区规划建设,抓好产业链整合延伸。一方面,大力度推进项目落户建设。坚持内外兼修,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加快芳源新能源、道氏新材料、东洋油墨、四方威凯等项目建设进度。深入贯彻落实新会区高质量发展“效益十条”,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契机,着力引入一批行业细分龙头,力争打造规模化、高端化的沿海新材料产业带。
“提振精气神,奋力夺取‘双胜利’。”于津强调。古井镇将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强化复工复产服务保障,落实“一企一策”帮扶制度,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困难;鼓励企业开展创新驱动工作,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协助企业争取上级各项扶持资金;深化领导班子分包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对意向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对运营中的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协助解决生产发展难题,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