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5007071485T/2023-00005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1-16
名称: 古井镇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不编号 发布日期: 2023-01-1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古井镇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16  浏览次数:-

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互相叠加、经济复苏面临较大冲击的复杂局面,我镇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高效落实中央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协调发展。

      一、2022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00万元,可比增长2.6%,其中税收1.02亿元,可比下降 2.5%;加上江门统筹基数返还收入1824万元、省营改增基数返还收入528万元、转移性收入4966万元等7318万元,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19818万元。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19818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二、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受多重因素影响财税收入增长乏力,我镇认真研判收入形势、科学合理编制年度收入预算,挖潜开源,力促财税和非税收入均衡有序入库,确保全镇财政收入在合理区间运行,为“六稳”“六保”支出提供财力支撑。一是对疫情下重点企业重点税源加强调研分析,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确保重点税收按时间和进度均衡入库。二是联合税务部门对辖区内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管情况开展全面摸底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房土两税税源摸底工作专班,根据要求深入了解辖区内房土两税纳税人清缴情况,扎实开展风险点排查工作。三是加强与镇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建设、市场监督、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建立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强化税收共管共治,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全省非税一体化管理系统收缴,继续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切实加强土地、矿产资源出让收入、土地开发项目多余砂石土资源处置收入、罚没收入等征管,及时组织入库。

      (二)有力保障民生福祉。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支出重点倾斜于民生类项目,兜牢兜实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作的“三保”底线。全面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财政支出,提高我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坚持有保有压重点保障疫情防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农林水各项重点民生支出项目和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投入1062万元,保障城乡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投入634万元,支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其中投入306万元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教育文旅事业,其中投向普惠均衡教育事业支出9329万元。

      (三)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等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着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我镇累计已经对符合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14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累计退税1.72亿元,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助企纾困,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同时严密防范退税风险,确保留抵退税退得快、退得准、退得稳、退得好。

      (四)推进财政科学化管理。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在进一步推进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各项监督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一是积极推进数字财政改革工作。压实双系统并行的工作任务,根据集中支付制度和区财政局要求整改财政单位库,助力财政数字化优化升级,助力大数据赋能,加快数字财政、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二是深入推进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乡镇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资金拨付方式,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财政支出基本按照乡镇集中支付要求执行,严格按照指标、计划、审核、支付等程序进行拨付,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三是完善绩效管理,做好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依法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探索建立绩效管理机制,逐步扩大项目绩效范围,加强专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强化财政收、支、管、监工作。

      2022年预算执行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镇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税收减收明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二是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仍然偏高,且全镇可以盘活的非税资源已非常有限,财政收入质量仍有待提高;三是增支因素增多,保工资、保运作、保基本民生任务艰巨,财政收支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债务偿还压力大,财政资金十分吃紧,要降低财政运行风险,又要大力支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五是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和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拓展。

      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和危机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必须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立足大湾区、全省、全国大局大势,跳出古井看古井、跳出新会看古井,找准发展定位,做好应对风险挑战准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2023年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坚定不移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障碍,确保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3年预算编制情况

      编制2023年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市、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编制2023 年财政预算的基本原则:一是以收定支、统筹平衡。收入预算安排坚持实事求是、扎实稳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支出预算安排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分轻重缓急。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财力状况和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坚持承诺有度、承诺有信,合理确定基本民生支出标准,按照可持续、保基本的要求安排好各项民生支出。三是投入有效,落实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机制,强化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25万元,同比增长5%;加上江门统筹返还收入1924万元、省营改增返还528万元、上级转移性收入3842万元、调入资金734万元等7028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20153万元。按照《预算法》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20153万元。

      主要支出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00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670万元

      党建人大监察支出300万元

      教育支出8250万元

      文化体育与宣传支出25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0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400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800万元

      农林水支出1000万元

      基层综合治理支出250万元

      乡村振兴支出50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100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0万元

      其他支出673万元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为圆满完成2023年预算任务,保障财政收支平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巩固地方税征管成效。加大地方税种征管力度,特别是加快建立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数据库。经济、税务、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和数据共享,利用第三方数据加强纳税评估,挖潜补漏,强化税收共管共治,将土地供应与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指标纳入税收监管范畴。强化财税库携手培植财源机制,加强重点税源服务管理,促进主体税收的稳定增长。持续推进资源资产整合,继续盘活闲置存量资产资金,做活资源资产与资金的转换。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一是聚焦民生,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责任落实,兜牢保工资、保运作、保基本民生的“三保”支出底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二是聚焦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三是聚焦古井人文关怀,社会救助体系精准有力。大力推进社会救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织密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全覆盖保障措施,持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纳入兜底保障。四是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整治成果。加快推进五福里改造,推进中心路、新建路升级改造,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切实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完善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体健身设施,提供更多优质文体服务。

      (三)发挥财政作用,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2023年部门经常性支出以及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比上年只减不增,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树立“先谋事后排钱”理念,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提前研究谋划、常态化储备预算项目。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政策性项目支出,应按照项目对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充分考虑项目实际需求和年度实施进度、资金结余等情况,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要细化到具体项目,切实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

      (四)健全财政监督机制,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保障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实施。及时修订和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坚持底线思维,树牢红线意识,正确处理好“稳投资”“防风险”的关系。坚持疏堵结合、依法举借,“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继续从控增量、化存量两方面做好债务管理工作,确保不新增隐性债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预计财政收支继续维持整体偏紧态势,我们要按照上级和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盯开源节流见成效,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奋力冲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