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新会,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在2023年这个奔向高质量发展,冲刺千亿GDP强区的关键之年,新会区招商引资工作承担起了锚定目标寻求增量的重任重责,以拼搏的姿态昂扬奋进。
新会区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按照聚焦先进制造业方向,突出区位、成本2大优势,瞄准北京上海深圳3个区域,实施“‘十百千万’招商计划”路线图。截至目前,新会区已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各项招商任务指标,交上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拼力度“群狼出战”吹响全员招商新号角
新春伊始,新会区高规格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成立全员全产业链招商作战指挥部,实施“一个产业、一个目标、一个领导、一个专班”招商模式,成立了28支招商队伍“群狼出战”,吹响全员全产业链招商集结号,主动对标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十大产业开展强链补链精准招商工作。
为适应招商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会区驻点招商步入3.0版本,科级干部常驻带队,继续做大做实深圳、上海两个驻点,启动京津冀驻外招商筹备工作,强化驻点招商保障机制,练就一批招商精兵猛将。同时,与第三方合作机构、工业地产平台等社会化力量创新合作方式,筹建区级国资招商公司,加快建立完善的区级现代专业招投体系,持续筑巢引凤、招大引强。
寻项目、占先机,面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链紧锣密鼓发起连续多轮招商攻势,特别是抓住深江经济合作区正在谋划的有利背景,率先策划了“湾区新机遇、深江会同行”主题系列活动。
短短百日时间里,组织参加了8场双向奔赴、双城互动的招商活动,邀请了新型储能、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专精特新等5批企业家团来到新会走访考察,对接超过500家次企业,通过主动“请进来”,与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协会机构、有投资意愿的企业有效建立起链接,掀起了高频对接深圳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拼速度“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项目落实转化
围绕项目为王,动工为成,达产为胜。在项目引进之后,新会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项目落实转化。
优先使用批而未供土地。以中建海龙为例,项目引进之初利用条件成熟的存量地,选址在两规均符合的沙堆镇金门工业园,梅阁村斗围冲(土名)。该项目于2月23日实现挂网,3月29日拍地,4月28日开展基础工程,4月入库,入库数49254万元,大大缩短项目落地的时间。
加快重点区域的控规编制和指标落实。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已批,新会区对于各镇、园区城镇开发边界覆盖的重点发展区域,主动加快控规编制,让控规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控规。在园区、产业平台、大型集聚区先行启动区范围等重要建设区域,在没有项目的前提下,新会区先安排指标,为早日启动相关工作争取了时间。
加强统筹提前谋划,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组织统筹,梳理出项目落地建设并联和串联的工作轴线,能并联的同步推进,能串联的无缝衔接,使项目从始至终保持流畅状态。目前,在项目建设落地过程中,提前谋划,为后续项目周期节省时间。
据统计,从2022年实施市审项目准入起,新会区通过市招商联席会议审议在库项目83个,截至今年11月16日,完成供地项目49个,完成交地项目41个,动工项目37个,其中“交地即动工”项目22个;已投产项目1个。今年,新会区通过市招商联席会议审议项目41个,投资额337.48亿元。截至11月16日,供地项目13个,动工项目5个。
拼温度“新会服务”打造投资营商新高地
项目开工建设形成实物量,是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强支撑。
年初,新会区提出“为企服务提质年”目标要求,多想办法保障引进项目落地要素。如制定《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建设实施方案》,强化统筹和推进重大项目引进落地工作指引,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组建专班专群为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遇到的问题赌点提供快速的响应沟通机制。新会区领导成立挂图作战指挥办公室,亲自督战过会项目落地进程,服务专班基本一月一专题会议研究,两周一次现场跟踪进度,主动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将企业“等地期”变为办件“加速期”,努力实现交地与领证“零时差”,拿地与开工“同步走”,今年一批新引进项目(赞宇、苏博特、亿科等)陆续投产,一批新项目拿地即开工,以商引商,“新会服务”同步推动产业链招商取得新成效。
同时,新会区探索重大项目审批承诺制和容缺制。在控规修编、用地报批等关键环节,在政策范围内采用容缺制和承诺制等方式,允许同步修改和补交资料。在用地报批方面,权属地类材料、村签材料、农业农村局出具的证明材料在系统填报提交预审查后,社保、违法处理、控规或规划条件等材料可以后续边修改完善边提交审核,以提升重大项目的审批效率。批次项目征地现要求涉及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包含青苗所有者)全部都要在报批前完成协议签订,但实际操作中青苗及地上物清点补偿花费时间较多,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新会区参考线性工程项目的操作,允许所有权人九成以上签订协议即可。
“中创新航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50天。我们主要采取了熟地招商、提前沟通项目诉求、并联推进多项流程,以及项目按照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分别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减少设计、审图等环节对动工时间的影响。”新会区科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拼深度“招大引强”构建产业结构新格局
深度开掘,招大引强。
今年,新会区牢固树立“招商引强”决心,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攻坚,推动招商引资“优质”增量,成功引进中国500强企业项目5个、上市公司项目6个、行业龙头企业项目8个,专精特新企业项目8个。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增长62.5%,数量和规模为全市最多,其中10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20-100亿元项目6个,10-20亿元项目10个。
推进“链式招商”育好“火车头”。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户以来,在其带动帮助下,新会区对接了多个产业关联项目,其中天赐、科达利、武汉精测等细分行业龙头已相继落户,吸引产业聚集。一方面做大本地“链主”企业,通过政策激励、行业引导,增强“链主”发展能力,引领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攀升。另一方面引进“链主”企业,瞄准本地重大短板和造血型项目,招引一批基地型、总部型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形成产业集聚“强磁场”。
持续深化与行业协会的合作。目前,新会区与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深圳市五金机电行业商会、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前瞻产业研究院等60余家商会、协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效利用上述单位掌握资源,精准密切对接意向企业,深挖招商线索,力求“多跑一批,收集一批,储备一批”。
同时,以招商推介活动及大中小型展会为招商赋能,奏响全力抢开局、拼经济的“春之歌”。今年来,新会区累计举办15场形式多样的招商推介活动,包括组织开展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成功举办现代产业招商推介大会、招商合作伙伴招商恳谈会、港澳新春交流推介会,参加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GBAS深圳科技大会、深圳机械行业协会和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会员大会等活动,累计面向超10000家次企业宣传推介新会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文旅教育等43批次项目签约,意向投资超600亿元。
新会区还积极与主流媒体平台合作,发布关于招商引资的推文累计超过53篇。在深圳举办的“新启大桥时代 会见智造未来”新会区招商推介大会发布4小时,阅读点击量将近50万。赴上海、深圳、广州、东莞、四川等地参加了40场次大中小型专题展会,展会现场开展“点对点”精准对接,变“展览会” 为“对接会”,促“参展商”成“投资商”。目前,已建立从各类展会收取的信息企业库,对超过150家企业进行跟踪回访。
接下来,新会区将瞄准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动项目供地开工,奋力打赢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