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睦洲镇着眼于加强农村村民主人翁意识以及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实施农村积分管理,对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行为进行积分奖励,利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进一步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人人参与乡村治理的浓厚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积分管理精细 只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睦洲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上级工作安排,以试点+推广的模式,精心部署,明确分工,将主体责任落实落细。村级党组织结合《新会区农村积分管理细则》,与本村村规民约融合,从制度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不断融合探讨形成了村级农村积分管理细则,进一步完善和量化了管理体系。 东向村党总支的“积分制”参与主体是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积分内容分为移风易俗、善行公益、中心工作、表彰奖励四大类,并制定了正向激励和反向扣分方案,对奖励和扣除积分的内容、分值都做了明确说明,涉及乡风村貌、邻里关系、集体活动、违规违法等。石板沙实施积分制时,对网格员、党员、其他村民分级分类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增强积分制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将网格员得分项目划分为三大类,即工作职责得分、引导村民参与积分制管理得分、群众满意度得分。尤其对网格员引导群众行为实行网格员、群众“双积分”政策,对网格员进行“双激励”。 ↑南安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召开会议商议制定《新会区睦洲镇南安村农村积分管理评价细则》 ↑南安村农村积分管理评价细则上墙情况 坚持围绕中心,实现积分管理大局化 农村积分管理把村民参与处理村级事务、网格化建设、党支部建设与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乡村治理的落脚点放在解决民生实事和推动中心工作落实上,引导党员、群众在一线服务发展、展现作为,积极参与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当中,将“小积分”转化为乡村治理服务大局的动力。 南安村积极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立足村情实际,适当地增加本村的农村积分管理评分细则,如获得“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适龄青年主动参加服兵役、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等均可获得相应加分,打造出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优良民风,推动南安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让文明乡风浸润南安。东成村将积分管理项目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在参照“巷长制”的“奖励积分+第三方监督”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表现积分”,全面调动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红色志愿力量通过网格化管理遍布全村,越来越多党员和村民把获取积分的意愿转化为责任感,积极清理村内屋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乡貌乡风得到双双提升。 ↑龙泉村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动清洁房前屋后村巷的淤泥 ↑南镇村村民积极参与义务维修家电的志愿活动当中,为有需要的村民维修电灯 坚持奖优促先,确保积分管理实效化 “积分管理制度”要获得村民持续参与的动力,通常需要以一定的奖励激励为基础。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赋予积分制生命力,提升积分制实效。比如石板沙党总支根据村民通过参与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四小园建设、石板沙渡口维持秩序、协助拍摄石板沙的旅游宣传片以及其他义工活动等文明创建活动获取的积分情况,一方面,把积分与村民现实生活中的评优率、先进性、贡献值挂钩,与家庭户的荣誉、奖级挂钩;另一方面,根据积分情况,村民每季度在村委会集中兑换相应金额的物品,包括米面粮油和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 南安村的积分兑换主要是分日常兑换和集中兑换。为方便村民日常兑换,推动村企合作,南安村党总支部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定面值的积分代金券,与周边的超市、商场、药房等签订了商品兑换合同,村民们可凭借积分兑换的代金券自行到相关的商店进行消费。一季度一次的集中兑换则是与签约合作的商家到村民委员会、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廉政公园进行摆摊设点,致力于实现“商家多跑路,村民少走路”的目标,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对积分的知晓率,让农村积分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南镇村大力推行农村积分管理,截至2023年12月份,南镇村积分管理项目共投入资金48745元,参与积分登记的村民2162人,累计加分49163分,换出积分31187分,兑换的奖品包括有大米、花生油、纸巾、洗洁精等生活用品,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南镇村积分兑换奖品现场 ↑梅大冲村积分兑换奖品现场 农村积分管理制度的实行,扩大了村民群众的参与面,抓住了村民群众“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朴素心理,推动了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当中。睦洲镇将持续夯实党建基础,深入推广积分制,将“小积分”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大动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以及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