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7062431000014348/2015-11735 分类:
发布机构: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15-11-04
名称: 2014年度新会区农林局部门决算
文号: 发布日期: 2015-11-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14年度新会区农林局部门决算

发布日期:2015-11-04  浏览次数:-


2014年区农林局部门决算基本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1、部门机构设置

新会区农林局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8个,包括:新会区农林局、江门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新会派出所、江门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圭峰派出所、新会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新会区农业机械推广站、新会区农机安全监理站、新会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生猪屠宰管理稽查队、林业科学研究所。

2、部门主要职能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有关农业、农村和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制改革;编制农业、林业建设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全区农业、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组织开展森林、湿地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动态监测和评估,并统一发布相关信息;指导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协助开展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综合协调区直涉农、涉林部门(单位)的有关工作。

二是拟订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有关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并指导实施;拟订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监督实施。

三是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承包纠纷调处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

四是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指导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和有关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议,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五是参与拟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措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参与拟订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六是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负责食用农产品、食用林产品(含依法可食用陆生野生动物)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依法管理农业标准化工作,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组织实施农产品、林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七是依法开展农作物和林木种子(种苗)、草种、种畜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负责管理农业机械化事业,组织农机推广应用,指导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八是负责动物重大疫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拟订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政策措施,组织、监督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组织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工作,负责畜禽屠宰的行业管理;组织指导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九是承担农业救灾复产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农业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承担农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十是组织、指导农业、林业的科学研究、开发、推广示范及对外交流与合作,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农业科技、农技推广的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指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引进国外农业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十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十二是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措施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牵头拟订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指导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十三是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村节能减排,指导农业面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的发展,依法管理外来物种。

十四是管理农业和农村有关经济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开展相关农业、林业统计工作,综合分析和反映“三农”工作动态,会同有关部门建设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指导农业信息服务。

十五是负责扶贫开发和指导革命老区建设工作。

十六是负责全区造林绿化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全民义务植树、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效益补偿工作,依法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组织、指导各类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封山育林和以植树种草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指导城市林业建设;承担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十七是承担全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监督检查林木凭证采伐、运输、经营、加工;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组织实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承担林地征用、占用的审核工作。

十八是负责全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组织拟订全区性、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组织协调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的建设管理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的保护和管理;负责划入生态公益林规划区和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滩涂的监督管理。

十九是负责全区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工作。负责农业、林业生物种质资源、植物新品种保护,按分工负责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工作。

二十是负责林业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指导森林、陆生野生动植物和有关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十一是承担推进林业改革和维护林农合法权益的工作。拟订集体林权制度等林业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指导、监督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属流转,负责林权属争议调处有关工作。

二十二是承担全区森林资源安全及森林防扑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负责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园林、城市绿化大案、要案和跨区域案件的查处及相关行政执法工作;指导和管理森林公安工作。

二十三是负责建立和实施生态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负责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森林专项贷款计划工作;负责林业基金管理。

二十四是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员构成情况

区农林局(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机关核定行政编制41名,行政执法专项编制15名,实有51人,离退休161人。下属单位编制104名,实有91人,离退休38人。

(三)决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我区自纳入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后,按照边制定实施方案边启动试点的方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1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选择司前镇石乔村,崖门镇南合村、古兜村等3个村作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这3个村21个村小组1750户的口粮田登记任务,共确权地块2779块,实测总面积2210.98亩。
(2)继续推进幸福新农村建设。今年任务是完成60个村改造,投入资金1.72亿元,建设“五改六有”项目共1670项目。
(3)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81家,成员总人数4125人,带动非成员农户约2.19万户。取得江门市市级示范社有2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有8家。

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全区发放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和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等三项资金共3359.67万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发放2562.04万元;种粮直补发放276.98万元;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发放520.65万元。二是政策性水稻保险在我区实现了全覆盖。三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本年度有369份申请购买了补贴机具,受益农户270户,购买补贴机具数量2790台,所需补贴资金244.553万元,其中中央补贴243.553万元、区级补贴1万元。

3、稳步推进绿化造林,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完成西部沿海防护林带8.2公里建设任务。二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人数为3000人,开设义务植树点13个,植树约13.3万株。三是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完成了大泽镇大泽社区文兴里等53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四是抓好沿江海防护林建设,在西江、潭江、银洲湖两岸以及新建内堤等重要地段营造了防浪护堤林16万株。五是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科学培育生态公益林资源,抓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和效益补偿资金发放工作,提升全区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全区保持24.1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动态平衡。

4、抓好安全生产,促进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强森林防火安全。据统计,全区共召开森林防火会议12场次,电视宣传100次,电台90次,竖防火警示牌160块,防火宣传车巡回宣传200车次,报纸10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2000多份。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投入30多万元,配备必要的防扑火器具及装备,并在睦洲梅大、双水万灯桥新建森林防火蓄水池。组织开展安全扑火技能培训,在9月24日下午,区森林机械扑火队和大泽镇应急队联同江门市森林消防大队在大泽镇田金村举办双盲演练,各镇森林消防应急队也适时举办培训和实战防火演练,着力提高应急能力和扑救森林火灾技能。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14年,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205个,合格率为99.86%。加强区内上市生猪“瘦肉精”的检测。抽取猪尿样本1.72万个,进行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99.96%、100%。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2014年,我区产地检疫生猪48.49万头、禽类4494.53万羽,生猪和禽类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检疫生猪8.67万头、禽类1849.38万只,屠宰检疫率达100%。检出染疫或疑似染疫生猪6头、禽19595只、病害产品16.08吨,已按相关规定,全部作无害化处理,防止问题猪上市,确保我区上市销售的畜禽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3)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区农林局与各镇(街),区农机安全监理站与农机安全村、农业机械年审二保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共计近500份。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出动55人次,检查上路行驶手扶拖拉机23台,教育纠正违章8起。发挥移动检测设备的作用,对450台手扶拖拉机进行了年检审全部粘反光贴、钉装“严禁拖拉机载人”牌和购买交强险,新装60套三灯装置,增强机车的安全性和机手的安全保障。对无挂车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约650台农机实行实地安全检验。举办农机事故应急演练及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在首次举办的农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班中,37人参加了技能考试,其中3人获得《高级技能农机修理工》、34人获得《中级技能农机修理工》证书。

5、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012年度的建设任务是3.14万亩,项目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单项工程验收、区级初步验收,现正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完成后申请江门市级项目竣工验收。2013年度的建设任务是2.18万亩,建设任务分解到10个镇(街),规划、测量、设计、申报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已全部进场施工。

(2)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选聘农业技术指导员,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从区、镇、村三级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农业技术指导员51名;从全区12个镇(街、区)主要行政村每村筛选农业科技示范户528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10~20户。全年共举办种养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2132人次。

(3)推进冬种作物高产示范项目。安排冬种作物高产示范项目资金40万元,采取报批、评审、验收、分配的办法,鼓励和扶持全民利用冬闲田规模创建100亩以上(含)冬种作物高产示范项目、全方位推进冬种可持续性生产项目以及重点培育司前镇和银湖湾的冬种紫云英沃土生态景观示范项目,提升种植业生产效益。有26个单位(个人)获得了项目资金扶持,全区2014年冬种农作物面积6.03万亩,同比上年增9.7%,实现“冬种面积比上年增加5%以上”的工作目标。

(4)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水稻)》项目。在我区崖门、双水、罗坑3个镇的19条行政村建立连片2万亩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探索连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有效方式,推动全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预计全区机插率由去年的30%提高到34%,水稻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去年的76.5%提高到78%。

6、打造帮扶亮点,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完成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等考核指标。一是落实帮扶项目。今年各帮扶单位共制定帮扶项目160个,其中民心工程项目57个、村委会改造和基层组织建设项目19个、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3个、帮扶贫困户项目71个。目前已完成项目147个,其余13个跨年度项目在建。二是落实帮扶资金。11个帮扶单位的年度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均达到不少于30万元的要求。三是打造帮扶亮点。如横陂镇横东村,那吉镇那西村、七星塘村、潭角村,大田镇上南村等,实施“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为贫困户建立长效的脱贫机制。四是凝聚帮扶力量。我区扶贫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累计筹得扶贫资金达2600多万元,已投入项目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

7、依法治农治林,促进农林业健康发展

(1)完善农业行政许可报批制度。今年以来审批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84个,《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6个,《新鲜奶车辆运输证》2个,《新鲜奶收购许可证》1个,《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4个,《兽药经营许可证》208个,《动物诊疗许可证》4个,联合收割机证11个,拖拉机行驶证64个、驾驶证139个。林木采伐发放砍伐证436宗,面积为1960.92公顷,蓄积为95992.58立方米,材积60468.93立方米,没有出现违规审批现象。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审核上报征占用林地16宗,审批的林地面积43.4373公顷,全部及时通过省厅的审批,通过率为100%。

(2)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432人次,检查生产和销售农资的门店535家次,其中检查农药、化肥店205家次,兽药及饲料店307家次,种子店12家次,农机配件1家,受理举报案件5件,共立案6宗,结案5宗。总涉案货3.81万元,没收假劣农药200公斤;没收违法所得2563元,处罚款28290元,合计罚没30853元。

(3)开展林业专项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缉枪治爆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次183人,其中警员129人次;出动车辆66车次;整治酒楼食肆92家;检查集贸市场31处;查处各类使用林地重点地域42处,收缴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水鸡4只(活体)。新会森林公安机关加大对各类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受理查处各类森林案件20起,其中,林业行政案件13起;森林刑事案件7宗;无治安案件发生。通过对上述案件的查处,共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2人次,其中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3人,起诉3人,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

二、收入决算说明

2014年新会区农林局(含下属单位)收入决算8658.1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33.46 万元,占60.44%;基金预算收入640.36万元,占7.4%;事业收入189.7万元,占2.2%;经营收入596.1万元,占6.88%;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12.66万元,占0.15%;上年结转结余1483.81万元,占17.13%;其他收入502.07万元占5.8%。

三、支出决算说明

2014年新会区农林局(含下属单位)支出决算8658.1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和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共6576.03万元

2014年财政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含工资福利性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和公用支出)2891.36万元。项目支出决算3684.6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7万元、行政运行18.3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431.71万元、事业运行11.13万元、技术推广302.57万元、病虫害控制301.53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106.28万元、执法监管3.97万元、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30.68万元、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230.3万元、农产品加工与促销34万元、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18.36万元、其他农业支出575.01万元、森林培育115.92万元、森林资源管理50.06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439.5万元、动植物保护6.99万元、林业执法与监督47.19万元、林业工程与项目管理5.86万元、石油价格改革对林业的补贴14.7万元、林业防灾减灾69.75万元、其他林业支出65.19万元、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20万元、其他支出67.43万元。

四、“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共104.71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2.94万元,增加12.4%,增加原因是机构改革于2014年11月和12月在农业基础上增加了林业部分的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与去年一样无因公出国(境)支出。

2. 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支出65.53万元,主要包括(1)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18万元,购置执法执勤车1辆(粤C5823警);(2)公务用车保有量14辆公务用车和9辆执法执勤用车的运行维护费支出47.53万元,平均每辆2.07万元,总数比去年58.13万元,增加7.4万元。增加的原因是工作职能增加、联系业务量加大、车辆使用和开支比去年多了。

3.公务接待费支出39.18万元,主要是主要是用于各级公务检查、审查及公务方面接待支出,共接待了435批次4705人次。比去年33.64万元,增加5.54万元。增加的原因是举办会议和学习交流比去年多了。

 

 

 

 

 

 

 

 


附件:

1.附表4-2014年“三公”经费决算情况统计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