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5007071741B/2022-00050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5-03
名称: 沙堆镇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5-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沙堆镇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

一、2021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36万元,为调整预算11274万元的101.44%,同比增收801万元,增长7.53%,完成区级调整后6%的收入增速目标;加上上年结余、转移性收入、返还性收入、调入资金等14191万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627万元。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5592万元,比2020年完成数增支4156万,同比增长19%;其中上解支出2727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结转为35万元,收支平衡。

(二)财政专户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全镇财政专户预算收入87万元,财政专户预算支出87万元,全部为上级追加下达补助资金,收支相抵。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6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41万元,调出资金540万元,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5655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结余结转4141万元。

二、2021年我镇财政收支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前高后稳态势。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拉低收入基数影响,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性增长特征明显,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快,总体呈现前三季度逐步回升,第四季度稳步回落趋势。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36万元,同比增长7.53%。

(二)税收收入呈均衡增长态势。针对我镇大额税源在下半年集中入库的特点,为保证收入均衡入库,财政部门联系税务、经济、自然资源等多个涉税部门,通过数据横纵向对比、专家论证、现场调研等多个方式,深挖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税源增长潜力。自第二季度起,每月税收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5%,对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

(三)刚性支出需求压力大。2021年,镇委、镇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用政府“紧日子”夯实百姓“好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但自2021年1月1日“数字财政”系统上线使用,镇级财政资金统一存放到区级金库,镇级财政支出全部通过“数字财政”系统进行拨付,所需拨付时间增加。再加上今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财政支出强度加大,但收入增速和支出进度不够快,致使收支缺口变大,财政支出压力大。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增加,全镇民生支出1826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536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7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08万、农林水支出267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871万元。

三、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蓄水池”

一是健全协税机制,强化税收挖潜堵漏。密切与税务、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法院等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法院拍卖资产税源管理;梳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上缴情况,对未缴的税费进行督促补缴;掌握全镇先进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产业、现代纺织产业等重点产业的税源变化情况,做到税收入库底数清、情况明,确保税费应收尽收、应缴尽缴。2021年度新增地方税种收入1600万元,其中:通过拍卖资产税源新增一次性不动产过户税费700万元;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近500万元;新增耕地占用税近400万。二是盘活资产资源,提高资产运营效益。2021年,公开招租梅阁村台港围等地块,新增公有资产租赁收入279万元。以闲置低效的商铺和仓库(建筑面积合计240平方米),置换取得新会区供销社价值60多万元的3个仓库及仓库所在的土地。将梅阁村畜牧站委托梅阁村无偿使用5年,用作梅阁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保证建筑物有效利用,提升建筑物价值,减少镇级财政修缮费用的投入。

(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谋求高质量发展

一是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冲击,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镇委、镇政府有针对性地应对变局,通过强化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纺织产业提质改造、助推纺织业和造船业出口等举措,纾难解困,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2021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87亿元,同比增长32.23%;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38.5万元,同比增长29.62%;限上商品销售额完成13739.8万元,同比增长26.09%。二是紧抓“双区”和横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围绕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工业振兴”工程,支持重点项目早见成效,推动三和管桩、小尔物联网纺织产业园等4项省、市级重点项目动工投产,计划总投资26亿元,其中博森康体新材料和三和管桩已进入试产阶段,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落实各项对企业扶持奖励资金。据统计,全年投入科技扶持发展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补助等扶持奖励资金74万元,有力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和做强做大,推动全镇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三)扎实推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立足现有村庄基础,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一是投入844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其中:农村环境整治提升投入448万元、“葵乡美丽廊道”建设投入171万元、农村公路管理建设投入121万元。二是投入超20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提升农村河道整洁程度,保证水库、水闸等设施安全使用。三是投入超100万元用于农村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善镇文化大楼、镇智能图书馆、沙西李冠南纪念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丰富文明示范村(居)建设以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四)创新综合治理,助力城镇高质量建设

一是综合整治社会治安环境,维护公共治安及社会稳定。投入235万元用于扫黑除恶、禁毒、综治维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公安日常执法办案等工作,推进综治维稳“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建设平安沙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坚持城乡统筹理念,提升城镇生活环境品质。投入730万元用于城镇环境保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提高城镇规划质量标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镇容镇貌。

(五)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一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投入2343万元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1005万、民政管理事务支出435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26万、社会福利支出243万、退役抚恤支出203万、社会救助91万等),全面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二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投入1317万用于学校配电工程建设、独联学校厕所重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增加等教育事业,加快基层中小学教学设施更新改造,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卫生健康投入。投入758万用于疫情防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补助等,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基层医疗设施设备,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保障群众卫生健康。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2022年我镇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财政工作总基调,大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我镇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2年各项预算编列如下:

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收入: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350万元,比2021年增收914万元,同比增长8%;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088万元,上年结余35万元,安排预算资金总额为26473万元。

支出: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预算安排资金支出26473万元。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50万元,占总支出的13%。

2、公共安全支出1050万元,占总支出的4%。

3、教育支出5940万元,占总支出的22%。

4、科学技术支出210万元,占总支出的1%。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5万元,占总支出的1%。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10万元,占总支出的18%。

7、卫生健康支出3550万元,占总支出的13%。

8、节能环保支出420万,占总支出的2%。

9、城乡社区支出950万元,占总支出的4%。

10、农林水支出2755万元,占总支出的10%。

11、交通运输支出350万元,占总支出的1%。

12、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5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5万。

14、转移性支出2000万元,占总支出的8%。

15、预备费支出733万元,占总支出的3%。

二、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00万元,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4141万元。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141万元。

三、2022工作计划

(一)协同挖潜增收,强化收入监管

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企业、个体户的服务,注重现场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开展面对面纳税辅导,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继续深化多部门协同治税机制,实时交流共享全镇内企业和个体户信息、资料,将经营情况、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指标纳入税收监管范畴,精准掌握我镇各类经营主体家底,开拓税源来源,强化收入征管,税费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

(二)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助推新收入增长

全力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以“一园三中心”为牵引,聚焦工业立镇,主动承接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精细化工产业溢出,重点关注先进装备制造业、纺织新材料、环保建材产业3大产业,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功效,积极配合镇委、镇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引进高税收贡献企业。继续强化财源培育和管控能力建设,依托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紧抓企业发展机遇,支持荣鹰建材等新上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三)算好精细账,开源节流保重点

面对常态化的紧平衡态势,政府“过紧日子”不仅是应时之举,也是长远之计。全镇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财政统筹的基本方针,严格控制和压减部门单位一般性支出。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坚持“人员工资、民生社保、考核专项、基本运转、工程项目”的次序,精打细算,从严、从紧、从实、从细地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有限财力用到防疫、教育、工业、园区、科技、应急、消防等关键领域,切实保障人员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民生支出,兜牢“三保”底线。

(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以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数字政府”工作为契机,各级财政预算资金全部通过“数字财政”系统管理使用,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管理机制,推进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相融合,用绩效手段倒逼规范完善财政管理,通过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的刚性约束等措施,促进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