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5007071098E/2025-00032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7-29
名称: 新会区以信用建设守护营商环境生命线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7-3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新会区以信用建设守护营商环境生命线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新会区坚持“信用赋能促发展”理念,把信用建设全面融入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构建全链条信用体系,全方位释放信用价值红利,助力新会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第10名。去年,新会区获评“广东省信用县建设专项类首批示范单位”,“信用+”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法治动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分级分类监管:精准施策织密信用“过滤网”

  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新会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根据企业信用情况,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监管,建立了道路运输、园林绿化、食品药品、建筑业、劳务保障、市场监管、税务、公共卫生、水利、房地产业等领域的分类分级监管机制。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对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抽查比例频次,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实施高频次抽查及部门联合监管,对重大失信案例企业重点开展提醒、警示约谈、失信惩戒等跟踪核查,推动监管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强化信用修复:重塑信心激活市场“再生力”

  新会区持续推动失信主体应修尽修,畅通信用修复通道,为失信企业提供“纠错重生”机会。新会区法院以加强企业诚信能力为基石,创新实施“执行2次方”信用加速行动,采取督促履行、预罚通知、自动履行证明、信用修复证明等方式,减少失信主体。通过引入“执前调”工作机制,促成企业在执行前端履行义务,进一步提高企业履行能力。另外,新会区法院聚焦企业经营问题,通过全面评估企业可供执行财政情况、实施“执行宽限期”守信激励机制等,赋予企业“造血重生”机会。区市场监管局落实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推广信用修复提醒服务,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区税务局实施“事前、事中、事后”提醒服务,做好全流程、递进式、差异化的精准推送工作,提醒纳税人及时处理涉税事项和存在的纳税信用风险。一系列信用修复举措成为化解市场矛盾、释放经济活力的“润滑剂”,促进社会信用生态持续向好。

  产业信用建设:协同共治打造产业“新生态”

  新会区创新“信用+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以信用服务产业,有力推动陈皮、红木家具、五金制品、制香等特色产业壮大发展。

  一方面,引导产业加强信用建设,营造诚信经营的产业环境。陈皮产业通过打造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建立经营商家诚信经营管理档案等方式规范新会陈皮种植、流通领域经营主体的监管。红木产业通过制定诚信商家评选标准、成立古典家具质量检测中心、发放红木家具“产权证”等措施,打造放心消费的古典家具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强化信用赋能效应,以信用撬动金融资源服务企业。陈皮产业采用“信用捆绑”的方式将农户信用依附于龙头企业(陈皮村、丽官等企业),提高农户信用等级。龙头企业依托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产业园个人信用评定体系对农户信用进行监管,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农户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低的难题。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出“红木贷”“香业贷”并实行免抵押,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的作用,推行保费全额补贴政策,帮助五金不锈钢外贸企业稳订单开拓市场。

  创新信用应用:多元赋能拓展服务“新场景”

  新会区积极探索信用应用新模式,让信用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拓展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建立“银税互动”工作机制,围绕以“信”换“贷”主线,实现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建立税务“信用积分”机制,对信用积分400分以上机构名单进行公示,激励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项目,对诚实守信的妇女,银行及时发放创业贷款,带动一批妇女创业就业。根据企业信用情况,筛选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门店等作为“葵乡拥军联盟”成员单位,打造首个“双拥示范商业城”。针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实施全方位信用管理,通过质量动态监管、绿色达标评价等多项措施,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和诚信守法经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下一步,新会区将以建设信用县为契机,以信用建城,不断夯实信用建设基础,提升信用监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信用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