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7062431000014348/2017-29352 分类:
发布机构: 新会区三江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7-03-24
名称: 三江镇二〇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〇一七年财政预算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3-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三江镇二〇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〇一七年财政预算

发布日期:2017-03-24  浏览次数:-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经济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镇财政深入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严格执行年度预算方案,合理调度资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镇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按江门统筹发展机制新口径)

2016年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59万元,为预算99.71%,比上年增收955万元,增长14.68%。(下同)

1、税收收入7009万元,为预算98.34%,增收1193万元,增长20.51%

1)工商税收6860万元,为预算99.12%,增收1230万元,增长21.85%

2)耕地占用税149万元,为预算72.33%,减收37万元,下降19.89%

2、非税收入450万元,为预算127.12%,减收238万元,下降34.59%

1)行政性收费收入33万元,为预算66%,减收220万元,下降86.96%(全部为社会抚养费收入)

2)专项收入412万元,为预算137.33%,减收20万元,下降4.63%

3)罚没收入5万元,为预算125%,增收1万元,增长25%

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265万元,为预算140.98%,比上年减支1379万元,下降7.02%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14万元,为预算171.46%,增支135万元,增长8.04%

2、公共安全支出308万元,为预算121.74%,增支43万元,增长16.23% ;

3、教育支出4616万元,为预算137.38%,增支470万元,增长11.34%;

4、科学技术支出2312万元,为预算100.26%,增支2万元,增长0.09%;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万元,为预算85%,增支5万元,增长41.67%;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91万元,为预算114.85%,增支744万元,增长40.28%

7、医疗卫生支出与计划生育支出2371万元,为预算115.94%,增支228万元, 增长10.64%;

8、节能环保支出26万元, 为预算173.33%,增支14万元,增长116.67%;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737万元,为预算364.45%,减支534万元,下降16.33%(下降原因为去年归还土地预借款562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953万元,为预算194.09%,减支77万元,下降7.48%(下降原因主要为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比去年减少);

11、交通运输支出82万元,为预算455.56%,减支1735万元,下降95.49%(下降原因为金门公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今年投入资金比去年减少);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万元,为预算240%,减支589万元,下降94.24%(下降原因为去年一次性划拨维达省级专项资金600万元);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1万元,增支1万元,增长10%

14、住房保障支出320万元,为预算87.43%,减支54万元,下降14.44%(下降原因主要为今年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下降);

15、其他支出71万元,增支7万元,增长10.94%

镇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59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10万元,一次性补助收入8634万元,土地收益收入2242万元,暂存款119万元,合计19564万。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265万元,转移性支出1299万元,合计19564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

(二)镇财政专户执行情况(即预算外)

镇财政专户收入1077万元,为同口径预算81.04%,比上年减收7032万元,下降86.72%

1、行政事业性收费276万元,为预算125.45%,减收273万元,下降49.73%(下降原因是从201610月起取消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收费所致);

2、乡镇自筹收入321万元,为预算107%,减收95万元,下降22.84%(减收原因为镇下属单位上调款减少);

镇财政专户支出1392万元,为预算98.1%,比上年减支5693万元,下降80.35%(下同)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9万元,为预算222.3%,增支2万元,增长0.61%;

2、   公共安全支出135万元,为预算86.54%,增支30万元,增长28.57%;

3、   教育支出87万元,为预算322.22%,增支4万元,增长4.82%;

4、   文化体育体育传媒支出7万元,为预算140%,增支2万元,增长40%;

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万元,为预算96.19%,减支136万元,下降57.38%(下降原因为区级下拨残疾人专项经费比去年减少);

6、   医疗卫生支出57万元,为预算114%,减支195万元,下降77.38%(下降原因为2016年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医疗卫生支出集中在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反映);

7、   节能环保支出6万元,为预算60%,增支2万元,增长50%;

8、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0万元, 为预算159.42%,减支250万元,下降69.44%(下降原因为去年有广珠铁路征地补偿款支出);

9、   农林水事务支出203万元, 为预算173.5%,减支168万元,下降45.28%(下降原因为区级下拨良种补贴资金及扶贫资金比去年减少);

10、交通运输支出217万元,为预算34.89%,减支266万元,下降55.07%(下降原因主要江门大道资金支出比去年减少);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5万元,为预算100%,减支4499万元,下降99.89%下降过大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国家审计署对我区进行土地审计,收转退回14维达扩大再生产资金4500所致;

12、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万元,为预算120%,增支1万元,增长20%

13、其他支出129万元,为预算129%,减支220万元,下降63.04%(下降原因为去年归还历史债务工程款及利息较今年多)。

镇财政专户收支平衡情况:镇财政专户收入597万元,转移性一次补助收入480万元,暂存款315万元,合计1392万元。镇财政专户支出1392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

   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把握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着力打造可持续财政,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征收管理。一是继续发挥由财政、税务、工商、经济办、建设办、水利等职能部门组成的镇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作用,互相配合,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纳税基础资料,全镇形成良好的征收管理氛围,有效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二是配合税务部门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和收入结构分析,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积极克服营改增、资源税改革及清理涉企收费等减收因素的不利影响,增强了地方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每月初做好税收收入计划预测,为镇领导提供税收入库进度数据参考,确保每月税收均衡入库。四是抓好非税征收管理,主要以地税征收教育费附加收入为重点,加强征管,调节消化社会抚养费减收带来的影响。

(二)保障民生投入。坚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民生项目支出持续增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投入重点民生项目资金支出11434万元,占镇财政总收入55.72%,其中:一是支付完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金 5120万元,主要用于提高城乡低保补助、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待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即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即新农保)、镇卫生院工程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站建设等方面支出。二是支付文体教育事业资金471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人员工资、创建教育现代化基础建设、初级中学300米运动场改造工程、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奖教奖学等,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学质量。三支付农业综合资金776万元,主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4万元,惠及全镇4698农户。新农村建设项目支出309万元,农村水利堤围建设资金26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资金10万元,精准扶贫资金5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4万元。四支付社会维稳综合治理资金支出443万元,主要用于派出所工作经费、综治维稳管理、消防、综治服务队、社区戒毒服务项目等方面支出。

(三)加大基建投入。一是通过合理调度土地收益资金2242万元,有效盘活利用好省已批未用土地、闲置建设用地447亩,其中省已批未用土地约103亩,闲置建设用地176亩,新征农用储备地约168亩。二是重点安排镇内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共计1117万元,其中:水利堤围建设支出265万元,新农村建设支出309万元,镇工业园基建填土投入314万元,交通道路建设229万元(主要用于新中公路99万元,江门大道55万,金门公路75万元)。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增强了招商吸引力,2016年新增工业立项16个,计划总投资5.78亿元;在建12个,总投资5.12亿元;已投产4个,总投资 6570元,将对我镇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后劲。

  (四)推进财税改革。一是按上级要求,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至201612月底止,全镇共15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效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增强财政资金调控力度。二是扎实开展全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健全镇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三是严格执行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公车管理。四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加大预算执行监督、会计监督、非税收入检查和重点专项资金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五是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用于增加重点民生项目支出,建立预算编制与存量资金、库款余额与资金调度挂钩机制。六是加强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实施情况监控分析,及早消化减收影响。七是支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执行上级出台各项扶持政策,转拨2300万元上级帮扶资金到企业,对重点项目进行积极扶持,有效促进相关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八是开展新一轮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政策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再学习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2016年镇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如:全年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68%,超额完成年初制定增长11%的收入目标任务;全年工商税收占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镇内大企业维达、长河、三木成功增资扩产,镇内首个商住小区逸朗华府一期成功销售,成功拍出工业用地2块,有效促进财政增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委镇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代表和委员们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区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镇上下协同配合、奋发拼搏·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基数逐年增大,税制转换和减税降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财政支出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平衡压力越来越大;中小微企业企稳趋好的可持续性仍不够强,镇财政收入增长靠个别大企业支撑明显;在取消征收镇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社会抚养费受政策影响减收影响下,镇自筹可支配财力更加有限,对历欠及新增建设性支出欠账只能逐步偿还;镇政府债务负担有增无减,财政运作依然困难。我们将正视这些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强化举措,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7年全镇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要指导,抢抓“珠西战略”、“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洲湖新城”等重大利好政策的有利之机,围绕镇委、镇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认真把握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财政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效率,着力打造可持续财政,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算编制总体思路是:收入预算安排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财税政策相衔接,既充分考虑重点项目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等带动财政增收的积极因素,又考虑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落实减税降费措施等影响因素。支出预算安排体现过紧日子的思想,在保证工资、机构运转、基本民生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重点安排农业基础建设及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以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全力保障国家政策和镇委、镇政府决策部署落实。

2017年全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镇财政总收入计划为16407万元,按可比口径增收954万元,增长6.17%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79万元,占总收入50.46%,比去年实绩增收820万元,增长11%

1、  税收收入7779万元,占93.96%。其中:

(1)工商税收7614万元,占97.88%;

(2)耕地占用税165万元,占2.12%;

2、  非税收入500万元,6.04%。其中:

(1)行政性收费收入37万元,占7.4%;

(2)专项收入457万元,占91.4%;

(3)罚没收入6万元,1.2%

(二)财政专户收入321万元,占总收入1.96%

1、行政事业性收费21万元,6.54%;

2、乡镇自筹收入300万元,占93.46%

(三)转移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7807万元,占总收入47.58%

1、公共财政转移性收入6652万元,85.21%

2、财政专户转移性收入545万元,6.98%

3、区代垫暂存款610万元,占7.81%

镇财政总支出计划为16407万元,按可比口径增收954万元,增长6.17%

(一)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945万元,占总支出84.99%

1、一般公共服务1420万元,10.18%

2、公共安全331万元,占2.37% ;

3、教育支出3275万元,占23.49%;

4、科学技术2319万元,16.63%;

5、文化体育与传媒22万元,占0.16%;

6、社会保障和就业2718万元,占19.49%

7、节能环保支出15万元,占0.11%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263万元,16.23%;

9、城乡社区事务850万元,占6.10%

10、  农林水事务246万元,1.76%;

11、   交通运输120万元,0.86%

12、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5万元,0.11%;

13、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7万元,占0.19%

14、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万元,占0.01%

15、   住房保障273万元,1.96%;

16、   其他支出50万元,占0.36%

(二)财政专户支出1514万元,占总支出9.23%

1、   一般公共服务148万元,9.78%

2、   公共安全278万元,18.36%;

3、   教育支出35万元,占2.31%;

4、   文化体育与传媒5万元,占0.33%

5、   社会保障和就业13万元,0.86%;

6、   医疗卫生125万元,占8.26%;

7、   节能环保10万元,0.66%;

8、   城乡社区事务60万元,3.96%;

9、   农林水事务212万元,14%;

10、  交通运输568万元,37.52%;

11、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万元,占0.33%

12、  国土资源等事务5万元,0.33%;

13、  其他支出50万元,3.3%

镇财政总收支平衡情况:财政预算总收入1640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79万元,财政专户收入321万元,转移性收入7807万元。财政预算总支出1640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945万元,财政专户支出1514万元,转移性支出948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财源建设促发展。一是加大镇内四个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新中公路、江门大道、中开高速等一系列的交通网络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本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争取引入更多科技含量高、产值大、效益好的优质项目落户;二是落实镇委镇政府的发展计划,做好土地使用预算收支,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企业原址“零增地”增资扩产,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三是落实各种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对潜力企业的培育,引导民营企业改制转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增资扩产,目前重点扶持建设维达纸业增资扩产项目、集中供热项目、博元实业多用途码头工程项目、华源管桩扩建与商品混凝土项目。四是整合利用政府存量资源,计划通过对现有镇属实体企业、公司资产、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对效益差、债务包袱重的公司、企业进行转制,促进资产、资源增值。

  (二)强化征收管理促增长一是发挥镇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大企业、大项工程税源跟踪征管,如维达纸业、三木化工、华源管桩、水利堤围加固、道路桥梁修建等,进一步挖掘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增收潜力,消化“营改增”税收政策变动带来的减收影响三是核实全镇小规模纳税人登记资料,对财务核算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通过宣传发动转为一般纳税人,提升纳税行为和纳税规模;强化村级税源控管,充分发挥镇、村联动作用,进一步搜集个体涉税信息资料,加强税收监管,杜绝税收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三)重点保障民生促和谐。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师刚性支出及时发放,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配合区级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尽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并轨。保障长者食堂运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三是加大农业资金的投入,配套“五改六有七提高”升级版幸福新农村建设资金,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条件,重点对河道清淤疏浚,水闸、电排站维修加固,增设易涝区和低洼地的整治建设。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依时兑现政策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合理安排资金将赵建安郡王祠打造成3A级景区,将新马单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四是加大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计生、社会治安等方面资金投入,目前有计划修建的项目有:1结合旧镇区的改造,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公共服务设施;2、推进新中心市场、镇文化商会综合楼、文化书屋、思仁森林公园建设;3、修建一座日处理量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4、改造中心街道地下排水、排污设施。

(四)深化财政改革促管理。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连续性、约束性;二是推行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应管资金切实管起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三是依法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四是加大专项资金管理力度,对改善民生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控,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建立有效的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

各位代表,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将面临着更加复杂难测的不稳定因素,对镇财政工作是莫大的考验,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改变思路,加强全局引导性,充分发挥我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来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决心在镇委镇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监督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紧密围绕全镇经济大局,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