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705007071725M/2019-00219
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人民政府
2019-12-03
【联合村】环境整治使“狠劲”,全力描绘“新画卷”
2019-12-03

【联合村】环境整治使“狠劲”,全力描绘“新画卷”

发布日期:2019-12-03  浏览次数:-
       冬日的暖阳轻轻洒在水面,两岸的树木随风起舞,鱼儿在水里欢快地畅游。历经三清三拆后,焕然一新的联合村,就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人陶醉于其中。



  河道清淤,刷新乡村颜值

  三江镇联合村位于虎坑口、银洲湖边,邻近古井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而围绕着联合村流淌的小河涌,是虎坑河的支流,它自上世纪起便承担着村内农田灌溉、排洪纳污等重任,说得上是联合村的母亲河。每每说起这小河涌,村民们都感慨万千,“我们小时候这里的河水非常清澈,我们经常来抓鱼、玩水的!”可惜,随着村内人口的不断增多,河涌边居民和餐饮店污水就近直排河涌,人们甚至将生活垃圾堆积在河涌两旁,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连周边环境也变得脏乱不堪。淤泥裸露、杂物堆放、蚊虫滋生……这样的场景,让联合村村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村民们的环境意识开始逐步提高,大家纷纷为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保护家乡河涌水质出谋划策。自2018年起,联合村借着“三清三拆三整治”的东风,迅速对河涌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将河堤边的乱搭乱建、货物杂物进行统一拆除、清理;聘请专业团队对河底积存淤泥进行清理,让河道恢复畅通;聘请保洁员,每日对河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垃圾不下河”。





       联合村干部表示,“沿河居民较多,部分河段杂草较多,导致河底沉积了不少枯草和生活垃圾,河道不清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就难以得到提升。”通过清理整治,如今的河道明显变宽、变深,河面也更加干净,联合村向着“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截至今年9月,联合村河道清淤行动共清理河道数百米,清理水草、垃圾、淤泥等杂物百余车。

  道路升级,村民生活提质

  除了河道清淤以外,道路升级也是联合村提升村容村貌的重点。建于90年代初的Y197线联合路是联合村进出的主要道路,全长约2.4公里,水泥路面宽7米,起点于古会桥,终点于联合村。经过多年使用,该路段路面下沉严重,每逢大暴雨或台风天气时,该路段会因积水严重而导致交通中断,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才出行,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此问题,保障群众安全出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投入约220万元对该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多方筹措,今年2月份完成古会桥至省道S270古港线段改造,改造长度约260米;7月份完成省道S270古港线至联合牌坊段改造,改造长度约1公里。本次改造包括对路面加铺升高约0.8米,完善两边土路肩,重新划设标线。如今,联合路宽敞平坦,告别了以往的坑洼积水,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提升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住在村口附近的赵叔叔表示:“自从修好了大马路,大家出行都变得方便了,就连心情都变好了!”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本次的道路升级,确实是一项成功的、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

  


  垃圾不落地,联合更美丽

  自2018年起,“垃圾不落地”已经成为联合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在本次“三清三拆”行动中,联合村加大了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引导、要求村民定点投放垃圾,确保街道、巷道无垃圾堆放;保洁员按时对每家每户门前的垃圾桶进行收集、清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小组长上岗巡查,对卫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进行督促处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联合村干部认为,提高村里的文明素养和搞好卫生环境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村里的环境才会慢慢变好。





     “现在家家门前都有垃圾桶了,我们也会以身作则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乱丢垃圾,要保护环境,现在村里的卫生真的变好了。”坐在家门口的李阿姨说到。在联合村保洁制度落实后,村民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垃圾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桶里,大件的杂物废品则投放到村里的废物垃圾处理点。如今我们走在联合村的大街小巷,已经难以找到垃圾和杂物的踪迹,宽敞的大马路,也变得格外的干净,可见,“脏乱差”形象已经成为过去,绿荫环绕,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才是联合村的新面貌。




  截至今年10月,联合村已经完成了道路扩宽、绿化以及河涌的清淤工作,环境整治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不过,联合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前进的脚步还在继续,下一步,将对村内河涌两岸的乱搭乱建、厕所进行拆除,对村民堆放在河涌两岸的杂物进行清理,还原村庄原始面貌,并尽快将联合村打造成“有内涵,更有风景”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