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新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5560837896G/2021-00231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1-10-08
名称: 【民生实事进度】兰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完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1-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民生实事进度】兰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完工

发布日期:2021-11-15  浏览次数:-

  为加快推进我区民生实事落实,新会区坚持以“红色引擎”为催生动力,投入1163万元精心打造兰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成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兰苑新村成为全区第一个增设管道燃气、第一个落实“三线”落地规整的老旧小区,从“脏乱差”变身“整洁美”,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样板,居民满意度,幸福感持续上升。

  一、找准需求点,党建引领写好家门口的“幸福清单”

  兰苑新村共有59栋建筑,涉及2141户群众,原设计为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后来逐步转变为普通商品房小区,居住的老年人、需保障的家庭较多,但各项基础设施日益残旧、出行愈加不便,不适应现在的居住需求,居民对改善小区环境的愿望强烈。

  为进一步提高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会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链接“党建联盟”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力量,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调查、设置意见墙,派发改造清单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摸底调查,收集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约230个,打造居民提意见、写心愿的畅通渠道。

  同时,通过对日常的12345投诉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出“水浸烦、建筑破、设施旧、缆线乱、停车难”等五大居民反映强烈的“疑难杂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改造内容,明确开展基础、完善、提升3大类别的45个改造项目,确保把改造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解决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改造模式真正做到以“民心”为导向,实现由“政府上菜”向“居民点菜”的转变。

1.jpeg

  居民关注小区改造项目并向社区反映需求

  二、突破关键点,精准发力做好看不到的“实事工程”

  改造中,新会区坚持把更多气力花在看不见但群众真需要的地方,创新引入燃气、供水、供电和通讯等社会资本方参与投资建设模式,消水浸、理管线、通燃气、铺光缆……优先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一是建好“地下”综合网。更换老旧水管主管约1000米,更换管件830个,保障居民用水水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网约2000米,清淤或更换小区内化粪池15个,从根本解决雨污串管混流导致的排水堵塞问题;创新“三线”落地工程,规整、埋设综合线管约8300米,将杂乱的“蜘蛛网”入地、入管彻底“隐形”,还小区一片净朗空间。

  二是加快推广“瓶改管”。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居民分担”的方式,引入管道燃气,预埋燃气主管道约2000米,同步开展“管道燃气进万家活动”宣传活动,过百户居民即日报装,告别“扛罐上楼”时代。

2.jpeg

  居民积极参加管道燃气推广活动

  三是设置“便民”小心思。将老旧网线更换为最新标准的光纤线路,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疏水沥青材料,完成道路“白改黑”改造约1.5万平方米,减少雨天路面积水情况;提前做好工程规划,为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楼栋预留井道位置。

  四是打造“隐形”治安墙。在小区各个出入口、主要道路、公共区域安装闭路监控摄像点,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视,并联通110公安系统。试点打造智慧门禁系统,通过人面识别等信息技术,有效消除陌生人员随意进出楼道现象,以信息化网络构建“人过留影、车过留痕”的隐形安全防护墙。

  三、抓实提升点,多措并举打造看得见的“美丽家园”

  贯彻惠民便民利民原则,从“看得见”的地方着手,因地制宜优化设施布局,融入地方特色美化区内环境,升级兰苑新村的“面子”。

  一是优化文化景观。打造“一区一标志”的改造特色,制作兰苑新村专属特色logo,结合蒲葵等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小区主入口景观,扮靓小区门面。同时,建设景观小品,宣传文明公约、公益广告,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塑造小区文化。二是优化公共空间。盘活宅间剩余空间,规范增设公共晾晒区域,避免乱挂乱搭晒现象;清理拆除零碎杂乱花圃约2000㎡,规范增加停车位约140个,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清除违章建筑及存在倒塌风险的树木,拓宽小区道路,设置全覆盖消防通道网络,辅以“微循环”改造,规范行车秩序,打造安全车行环。三是优化健身空间。翻新童趣乐园、乒乓广场、长者花园等休闲设施,见缝插针打造4个休憩小公园,增设休闲石桌椅及慢行健身步道,打造小区休闲健身综合区域。四是优化楼道空间。结合创文开展楼道粉刷、破损玻璃更换、下水道翻新等美化工作,并贴心考虑居民出行便利因素,于楼道安装节能灯具100多盏、扶手超1500米,使居民开门就能感受到改造带来的便捷与成效,成功打造幸福宜居小区。

3.jpeg

  改造前                               改造后

  四、聚力创新点,双区共建打造在身边的“服务体系”

  除了解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要,新会区还坚持关注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推进,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打造以党建为核心的多元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如,利用兰苑新村外围的44间直管公房商铺打造党群服务一条街,每间公房每月仅象征性收取10元的租金,成功汇聚党员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利民康园中心五大服务中心,为群众打造公益性“十分钟服务圈”,服务功能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对象基本实现了从小孩到老人,从弱势群体到一般群体的全覆盖,服务内容实现了从物质帮扶到人文关怀的全覆盖,串联起更完整的生活链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4.jpeg

  在注重实体服务改造的基础上,新会区还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江门站及南车特色,于今年全新打造党建展厅,搭建初心时光隧道,引入新会党史大事记展览,成功打造新会区特色“红色干线”,将老旧小区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让居住在小区内的群众不仅感到方便和舒适,更感到充实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