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持国,字鲠臣,岭南马氏始祖马直北之子。原籍北方,金人侵宋,随父南下,辗转到新会会城金紫街安居。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他北上临安,毛遂自荐,向主战派的宰相张浚献救国救民之策,被张浚留在相府当幕僚。后因意见不合,又辞去。当时兵部侍郎胡铨征集设置淮海道的意见,马持国送上一篇议论官制的文章,得到胡铨的赞赏并向人推荐。庐州安抚使张师颜派他去招抚流民,他出色地完成。淳熙二年(1175年)以功备补上州文学,摄武锋军都统司职位;后又授嘉州文学、迪功郎。淳熙十年(1183年)奉召上朝,备皇帝询问。他向孝宗皇帝陈述三项时务,孝宗认为合理可行,即时升他为宣教郎。他认为宣教郎一职仅是向老百姓宣扬皇恩德政,对于国事无补。他把自己救国救民、复兴民族的意见,写成《中兴自治万全策略》十论,还附一份《愚忠录》,上呈孝宗阅览。孝宗采纳部分付之施行。后来,他看见朝廷懦弱无能,不思收复失土,便请求调回广东,在盐运使署任职管理盐政。他深入实际,发现白皮盐场损民利益,从请撤销;对官吏苛抽船民丁口钱,又向省陈述,得到减免。绍熙间(1190一1194年)任钦州通判,他劝导百姓拒买交趾(今越南)货物,维护国货利益。后改任容州知州,也有政绩。两州人民先后为他建生祠。后归新会,终年80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