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新会 > 美丽新会 > 醉美葵乡

圭峰会城茶坑村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09-07

  600多年的人文历史,赋予茶坑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就是从茶坑村出发,走上历史舞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传奇故事和梁氏家族深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家风家教在茶坑村传颂至今。在启超精神的浸润下,“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深深扎根在茶坑村民的心中。


图片

  近年来,茶坑村依托“启超故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今,启超精神、启超家风等元素已经深刻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成为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图片

  亮丽的外墙、雕刻细致的回纹、整齐划一的瓦当和滴水,这座糅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小黄楼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熠熠生辉。这里是由梁思成设计的茶坑村旧乡府,现在已经全面翻新,“正道”“新风”“扫黄打非”等文明新风尚元素随处可见。

图片

图片

  如今,茶坑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沿线风貌变化明显,美丽清洁成为新常态,村民都纷纷点赞。

  

图片

  家乡一日一日地变美,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纷纷回到了茶坑村,投资创业,共同建设美好幸福茶坑。

  茶坑村村民梁志权:“近年新会陈皮相关的种植和推广力度加大,现在茶坑村道路、周围居住环境改善了,游客也多了,去年我自己正式开了一家商店。”

图片

  在茶坑村,像志权这样的陈皮产业从业者还有很多,新会柑生产成为了茶坑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茶坑村将陈皮产业打造为“一村一品”战略品牌,依托新会陈皮村等龙头企业,持续创新产业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图片

  在好政策的带领下,茶坑村的新鲜柑果产量从五年前的每亩6000斤增加到现在的每亩7500斤,全村年产总量超过9000吨,产值约1.5亿元。村民们欣喜万分。

  茶坑村新会柑种植户梁仰严:“随着这几年乡村振兴建设,我们茶坑村增加了很多陈皮文化的装饰元素,让更多的游客都喜欢上我们新会陈皮,所以现在我们的新会陈皮供不应求。”

  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历史和逐渐成熟的产业链,茶坑村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东省乡村振兴优秀村”“广东特色产业名村”“江门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每年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前来茶坑村游览。其中,有不少游客停下脚步,来自珠海的崔珀诚就是其中的一位。

  茶坑村商户崔珀诚:“在新会生活16年,看到茶坑村变化,也受到梁启超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结合自己想过的生活,喜欢这种乡村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选择了落户茶坑村去建立这样的一个小氛围。”

图片

  经过一番精心的规划设计,原本荒废的青砖大屋重新盘活了起来,发展成一间集茶饮、农产品直播间、交流分享会等多功能服务店,让来到茶坑村游玩的旅客驻留更长时间。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中了商机,纷纷到此投资建设茶饮店、工作室、陈皮商店等等,也更加促进了茶坑村的经济发展。

图片

  如今,行走在茶坑的巷道上,可以感受到启超文化的书卷气息。登上凤山之巅的凌云塔,可以尽览银洲湖一带千百田园的迷人风光。走进位于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陈皮村,可以尽享浓厚的陈皮文化氛围。这种极具特色的“茶坑美”让茶坑村有了“启超故里,陈皮之乡”的美誉。对于未来的发展,茶坑村也做了详细的规划。  

  茶坑村书记主任助理梁健安:“首先是依托启超文化和陈皮文化,相互融合,打造茶坑村特色的陈皮产业商业街,第二是继续做好茶坑村村容村貌建设,第三是继续完善南车物流园项目的配套,增加茶坑村的集体收入。”


图片

  凌云塔下,茶坑村里,昔日的朗朗书声似乎仍能隐约听见,而那个时代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和汹涌浪尖上的挥斥方遒,在梁启超故居的每一寸砖瓦上,始终没有散去。新时代的茶坑村人依然在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去谱写出一首新的时代赞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