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记忆】心系故乡,为教育事业植根育苗——伦文钜先生与伦文钜小学
伦文钜小学创办于建国初期,原名为仁义小学,“文革”期间改名为红旗小学,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旅港乡亲伦文钜先生大力支持,捐资新建后易名为伦文钜小学,为我区育德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伦文钜先生1920年出生于会城镇,少年赴外习商,初受雇于邑人,他聪敏好学,克俭克勤,之后在香港创业,声誉日隆,成为药业界巨擘。先生齐家有方,其哲嗣洪杰、洪标、洪光、洪楷,分别建基业于香港、美、加等地,鸿图大展,如日方中。伦文钜先生品性务实,谨言慎行,乐善好施,从不沽名以求口碑。
1991年,伦文钜先生回乡,目睹当时的红旗小学年长日久,难堪风雨,毅然决定捐资以作旧校重建。1992年初签订筹建教学楼意向书,捐资100万元,1992年6月奠基,1994年10月29日新校舍落成剪彩。为铭谢先生关怀桑梓,热心教育的盛情,学校特易名为“伦文钜小学”。
1994.10.29伦文钜伉俪参加奠基
此后,伦文钜先生视学校发展为己任,记挂于心,悉力赞襄,常作兴学育才、造福邑里之举。先生听说村民们筹资助学,即捐资3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以此激励教师勤教、学子进取;得知政府筹建学校信息化综合楼,即捐资22万元,促成新楼于2002年3月竣工使用。如今学校楼舍崭新,设备先进,书声琅琅,质量日高,离不开先生助学义举之功。
伦文钜先生多次回乡探亲,均不忘到校巡视指导,虽然创业在外,亦时时牵挂学校的发展。
2003年6月伦文钜先生伉俪回校指导工作
2011年10月伦文钜先生伉俪回校指导工作
多年来,学校在各级党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团结拼搏;在港澳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设施日益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99年6月,该校被评为新会市一级学校、2000年5月被为江门市一级学校,2004年5月顺利通过江门市一级学校复评。
如今学校亦被定为会城镇校园网使用试点校和示范校,教育信息化走在镇的前列。立足素质,全面育人。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并且创办红领巾广播站和校报,开通学校的网页。其中合唱队、篮球队屡获殊荣,乒乓球项目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学校除了20间教学用室外,还配备了多媒体阶梯课室、多媒体网络课室、语音室、电脑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软件制作室、手工劳作室等18个功能室。学校现有学生电脑62台,教师办公电脑10台,图书室藏书2万册。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学校建成三网(电脑数据网、视频网和音频网)合一的校园局域网,课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并增设宽带入口,为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学校发扬伦文钜先生爱国爱乡、热心教育的精神;遵守“以仁安人,以义正己”的校训,并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深入学科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使学校的素质教育更适应跨世纪的需要,从而把伦文钜小学创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小学。